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抑制摄取葡萄糖“饿死”疟原虫
抑制摄取葡萄糖“饿死”疟原虫
2020年09月02日10:00 来源:健康报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颜宁团队与清华大学药学院尹航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在线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对底物或抑制剂结合状态下的PfHT1蛋白结构解析,鉴定了新的药物结合位点,设计出一系列高效的“正构—别构”双位点抑制剂。通过抑制疟原虫对葡萄糖的摄取来“饿死”疟原虫,为新型抗疟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据了解,疟疾是疟原虫通过雌性按蚊为媒介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药物联用疗法(ACT)是目前治疗恶性和重症疟疾的一线疗法,然而由于耐药性疟原虫的产生,ACT疗法已先后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出现了治疗失败的病例。
通过抑制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饥饿疗法”,可作为治疗一些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策略。在恶性疟原虫中,己糖转运蛋白PfHT1是其主要的葡萄糖摄入蛋白,通过抑制该蛋白的转运活性,将可能有效抑制疟原虫的能量摄入,从而抑制生长和增殖,但是该策略的难度在于定向抑制疟原虫的糖摄入却不会影响人体细胞。此前,由于缺乏PfHT1的结构信息,抑制剂的开发没有突破性进步。
颜宁原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其团队在2014年和2015年相继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GLUT3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聚焦于解析PfHT1结构,与尹航团队合作进行基于结构的小分子药物开发。该论文报道了PfHT1分别结合天然底物葡萄糖和选择性与抑制效果都比较微弱的抑制剂C3361的两个结构。C3361的结合引发了PfHT1巨大的构象变化,衍生出一个全新的空腔结构,可以用来作为靶点进行抑制剂的设计与优化。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更高亲和力的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有效杀死疟原虫,却对人源细胞无害。(记者杨金伟)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致敬医师:用生命守护生命 为健康中国聚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国120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是全民健康的“守护人”,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健康中国的主力军。【详细】
冰箱塞得满满的,哪些菌最“嗨”?消毒应该这样做! 冰箱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好伙伴”,默默奉献自己的“温度”让进入箱体内的食物“ 保持青春活力”。然而,很多朋友却忽视了冰箱内部的物品摆放,也不注重给它经常“洗洗澡”,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导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甚至会惹祸上身呦!【详细】
相关新闻
细菌感染会致病,是蛋白转运在“捣乱”
十年砺剑 山西锦波生物领跑国际功能蛋白产业
直指药物研发 多个人源关键蛋白结构获高分辨率解析
肿瘤放射免疫联合治疗新策略有望抑制转移
联合国限制使用卡芬太尼 抑制阿片类药物滥用
港大发现一款含金属药物能抑制耐药性超级恶菌
日本研究:辅酶Q10可有效抑制“老人臭”
科技“大咖”西安论道
精彩图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