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地评线】飞天网评:为乡村振兴蓄积青年才俊
内容提要:随着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对青年人才需求的加大,多地返乡大学生数量呈增多趋势。这些富有干劲、拥有新知的大学生或扎根山村创业带富,或投身村级组织担任脱贫专干、村“两委”成员,正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
随着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对青年人才需求的加大,多地返乡大学生数量呈增多趋势。这些富有干劲、拥有新知的大学生或扎根山村创业带富,或投身村级组织担任脱贫专干、村“两委”成员,正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希望在青年。很长时间以来,乡村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单向流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却造成了乡村的凋敝。“乡村空无人,无人去乡村”,农村“空心化”“老年化”问题严重,缺少产业支撑,逐渐丧失吸引力,以致发展动力不足。人才聚则乡村兴,青年来则活力强。要着眼长远,为乡村振兴蓄积青年才俊。
把握“蓄积青年才俊”的机会。由于人才资源长期流失,农村人才匮乏是全国普遍现象。能否培养和吸引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城乡差距短时间不能缩小的现实下,如何把城市人才持续引进农村,是一个现实难题。当前,返乡大学生数量增多,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契机。针对当前部分地方村干部老龄化现象、乡村振兴中人才短板问题,特别是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增幅均创新高的形势下,可出台制度化的激励举措,引导更多年轻有志的大学生返乡立业。
创造“蓄积青年才俊”的条件。乡村地区要取得发展进步,关键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首先是要创造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条件。要加大返乡青年和下乡青年的创业服务力度,为青年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创造条件;实施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为青年留在农村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各级党、团组织加大对农村青年的培养力度,支持他们参与村民自治和基层协商,夯实农村团组织,引导发展农村青年社会组织,广泛开展道德引领、公益服务等工作,为青年参与乡村治理拓宽渠道。
发挥“蓄积青年才俊”的作用。引才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发挥人才的作用。跳出“农门”又学成归乡的大学生,知道农村发展的真正问题在哪里,也知道村民心中想些什么、最需要什么,在与村民沟通时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天时地利人和让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有些“城归”返乡的年轻大学生,初来时多是作为村级致富带头人或扶贫专干,经过几年时间实践,有的进入村“两委”,服务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动基层治理进步。青年人才资源在各种要素组合中产生“放大”“倍乘”效应,带动资金、科技、信息、管理等关键要素向农村流动,进而事半功倍地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石。
乡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作为。越来越多以高学历、高技术为特征的青年人才进入乡村,他们既脚踏实地“关心粮食和蔬菜”,又“面朝大海”眺望市场和未来。这种“新农人”现象意味着,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三农领域必将成为各路有头脑、有远见、有闯劲的有志之士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徐向东)
下一篇:去年近四十万残疾学生在普校学习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