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都来为“营养餐”出把力

2020-09-22 23:45


都来为“营养餐”出把力

曲哲涵

2020年09月18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尽快完善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的顶层设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强化健康教育和食品安全监管,让祖国的“花朵”们养料充足、茁壮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下一代的营养健康水平决定国家的未来。许多国家都将学生营养改善工作视为一项增进公平、缩小社会差距的重要举措,并逐步将其纳入国家政策体系。我国从2011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0年来让4000万农村娃有了营养餐,这样的成就令人欣慰。

研究表明,相比在读阶段,学龄前阶段特别是3岁前的营养状况,对大脑和智力发育乃至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对一个人的成长更为关键。眼下,部分半岁到三岁的农村婴幼儿可通过国家卫健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部门和机构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学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等获得一定营养支持。不过总体看,这些计划主要在贫困地区开展,尚未对农村学龄前儿童实现全覆盖。眼下在农村,仍有大量留守学龄前儿童,只能由祖辈抚养,即便家庭经济能力允许,由于老人们精力有限,在膳食搭配等方面缺乏知识,做不到科学饮食。

一直以来,卫生健康领域都有专业人士呼吁:借助幼儿园、学前班等渠道,将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儿童年龄下限放至3岁。不过,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地方财力和家长经济能力等原因,这项工作仍面临许多难题。比如,办园主体多元,幼儿流动性和就园随意性较大,管理难度大。再如,儿童供餐安全风险高,相关人才供应不足,等等。

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儿童早期营养等进行干预,是一件等不得的事情。这样的工作,再难再复杂,也要抓紧抓实。

一是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儿童营养改善协作机制。

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儿童营养改善工作“钱从哪里来、谁主导、谁协助、如何绩效评价、怎样约束问责”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儿童营养提供坚实后盾,解决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工作缺少“抓手”或者不敢去“抓”的问题。

二是要完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支持体系。

近年来,很多公益组织和企业机构都积极投身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比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多年来持续为“营养包”计划募集资金,向中西部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发放;蒙牛集团启动“营养普惠计划”为贫困地区学生赠饮学生奶;美团公益通过旗下三大点评平台,在全国范围动员公众以捐赠4元一份的在校营养午餐的方式,助力农村孩子们改善营养状况。这些创举和坚持,亟待通过有效激励,比如对新型公益捐助明确税收优惠等,推广到更多企业,推动营养改善计划合理提标扩面,覆盖更多乡村。

三是提高在园农村儿童健康饮食水平,提升儿童家庭的营养意识。

对于农村幼儿园饮食,卫生、教育等主管部门应编制营养平衡的幼儿食谱,定期计算和分析幼儿的进食量和营养素摄取量,开展定期检查,保证幼儿合理膳食。此外,还要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在家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开展健康饮食教育,指导家庭合理搭配膳食。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全社会的关爱下获得足够营养,体格健壮、快乐成长。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8日 19 版)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url=http://health.people.com.cn/GB/408656/index.html]

人民健康APP

[/url]

人民好医生APP



推荐阅读

孩子们返校迎来秋冬季 除了防疫还要防什么?   因疫情影响,沉寂半年之久的校园再次热闹起来,但学校由于人群密集,出现传染病的机会较高,专家表示,防控传染病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健康的重要条件,世界疫情还没有停下脚步,开学后我们除了防疫还要防什么?【详细】

油吃多了坏处多!7个小技巧助您控油减脂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日常饮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会说,“油大”的饭菜才好吃。但是,油的摄入量也要遵循“适度为好,过度有害”的原则。吃油多了,会带来健康问题。【详细】


相关新闻

7年投入1248亿 3700万贫困地区学子受益“营养改善计划”

六大行动改善营养健康水平

让农村学龄前儿童吃上免费营养餐

平塘:读高中“两免”“村幼”有营养餐


精彩图集

是谁剥夺了你的睡眠时间

运动让眼睛更明亮

关于牛奶的认知误区

小“口疮”可能有大问题

西瓜的番茄红素又多又好

白露节气:预防肺病保健康

饮料能代替水吗?

水果和蔬菜,你洗对了吗

健身,别自己跟自己较劲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中国疾控中心:北京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病毒分离培养成功

中国疾控中心:北京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病毒分离培养成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