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于三大阵地(权威发布)

2020-10-03 23:31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王亮)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王立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了意见有关情况。

  “近年来,体育、教育部门在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工作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完善的方面。”李建明介绍,意见提出了8个方面37项政策措施,以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未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将基于三大主要阵地:一是以学校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础阵地;二是继续加强和提升体校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支撑;三是通过社会体育俱乐部,尤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意见的核心是三项改革:第一,把原来的“体育传统项目校”和“体育特色校”合并为“体育传统特色校”,“体育传统特色校”的每名在校生都要在体育课上学会学校冠名的项目技能。第二,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打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当体育教师、体育教练的通道以及在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两项举措。第三,整合体育赛事,合力共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相关的激励和扶持政策。

  王立伟表示,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将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总体原则,让更多青少年通过体育竞赛和体育方法的学习,提升体质健康,同时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终身受益。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王登峰表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引领体教融合推进的龙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完善,将为从中小学体育赛事中挖掘、培养出的优秀运动员提供上升的舞台。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3日 06 版)

(责编:杨光宇)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