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云南少数民族脱贫村涌现参军热
傈僳族双胞胎参军报党恩
“党帮我们脱贫,我们参军报恩!”近日,云南省永胜县松坪傈僳族乡米厘村的一对傈僳族双胞胎兄弟——朱荣坤、朱荣乾参军入伍。米厘村脱贫摘帽后,选择参军报国的青年越来越多。
米厘村地理位置偏僻,海拔2440米,气候环境恶劣,这里的傈僳族群众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马驮吃水的日子。2001年,双胞胎兄弟出生,贫困的家庭无力抚养两个孩子,不得不把朱荣坤过继给邻村并不富裕的小姨家。
2016年,两个家庭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持续帮扶。两家享受“两免一补”教育政策及生活补助费,两兄弟的父亲分别被聘用为生态护林员,工资每人8900元/年。政府以奖代补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两家种植山药,分别得到6000元和7500元补贴。同时,两家的住房也得到改造。2017年,受益于东西部协助计划,朱荣乾获资助到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学习,朱荣坤则进入县城读高中。至2019年,两个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9500元,摆脱贫困。
据了解,米厘村发展山药、花椒、核桃产业,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已达6200元。
逐步走出贫困的傈僳族山村,青年参军报国热情高涨,仅朱家近年来就有4名后生入伍。今年6月,在武警部队服役的堂哥回家探亲,与朱荣坤兄弟俩促膝长谈。短短3年时间,堂哥在部队入了党、转了士官、还被评为“优秀士兵”和“极限训练勇士”。从堂哥身上,兄弟俩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是夜,他们做出共同决定——当兵去!
7月初,得知两兄弟的参军意愿后,松坪傈僳族乡武装部长杨晓林来到他们家里,详细讲解政策,现场征求家长意见。“过去饭都吃不饱,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帮扶,就没有娃娃的今天。能去部队锻炼,报效祖国,报答党恩,我们无条件支持。”父亲朱德林坚定地说。
9月初,经过体检、政考、役前训练,两兄弟被批准入伍。曾因家庭贫困被迫分开的两兄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一起走进部队这个大家庭。
(责编:陈羽、马昌)
下一篇:第六届中韩人文学论坛举行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