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北京市卫健委:到2025年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
北京市卫健委:到2025年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
2020年10月28日09:5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侠克)记者26日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到2025年,北京将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卫生健康领域,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专业方法,帮助患者及家属预防、缓解和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提升医疗效果,促进公众健康的职业活动。据介绍,2020年北京市在部分综合性医院和儿科、精神卫生、肿瘤、康复等专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计划到2022年,逐步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推广,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配备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
“卫生健康领域引入医务社会工作,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强化人文关怀,促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医护人员重在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疾病,而医务社会工作者则聚焦解决患者心理、社会层面的问题。
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刘中勋认为,医务社会工作对于改进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首都儿科研究所有专职医务社工3人,服务覆盖18个临床科室,每年服务患儿超过1万人次。”
据悉,近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委社工委市民政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岗位设置、人才来源、专业人才的晋升渠道、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及发展的保障机制等重点内容。
高小俊表示,未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联合有关委办局推动意见落实落地,探索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成熟经验和模式;培育服务示范项目,推出一批有创新、可复制、易推广的医务社工服务项目;加强专业人才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既懂社工专业知识,又懂医学常识的复合型人才。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详细】
流感季来啦,提高免疫力,这些干货请收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详细】
相关新闻
广东中高考考场实现空调全覆盖
北京医疗机构4月底至5月上旬陆续恢复健康体检服务
国家卫健委:从四个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 深入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
安徽发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目录 居家养老领域最缺人手
香港医务社工:在医患之间“搭桥”
2019年全国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在京启动
台州出台专项扶持奖励办法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精彩图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