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总打哈欠,大脑在呼救
总打哈欠,大脑在呼救
经 屏
2020年11月03日08:24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经常熬夜、睡眠差、精神不佳等情况下都会打哈欠,但如果经常打哈欠就该注意了,也许不仅是困,还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现。
人体吸入的氧气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在肺泡内进行血氧交换,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各种情况导致氧的供应或利用,不能达到脑组织代谢需要的最低水平,都会导致脑缺氧。外界、生理性及病理性的因素都可导致血中氧含量不足,二氧化碳增多。当血液中二氧化碳高于正常水平,就会刺激呼吸中枢,引起人的深呼吸运动——打哈欠,使血液中增加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外界因素。关门关窗的密闭环境或室内换气不足,可导致处于室内的人脑部出现缺氧,容易造成疲劳,引发打哈欠。比如酒吧、网吧、市场、公共汽车等人员众多场所。
生理性因素。紧张、劳累、加班、熬夜、长期脑力劳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增加大脑氧气消耗,引起生理性脑缺氧,导致打哈欠。
疾病因素。1.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可能引起脑细胞缺血缺氧,表现为脑功能受损,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临床特征,还可出现频繁打哈欠。
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白天嗜睡、频繁打哈欠。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夜间猝死。
3.心脏疾病。心脏病一般不会频繁打哈欠,但如果病情恶化,就有可能引起打哈欠的现象。比如扩张型心肌病出现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可导致血压下降,出现缺血、缺氧,从而引发频繁打哈欠。
4. 颈椎病。颈椎处有供给大脑血氧的颈动脉和一些神经,如果颈椎有问题,比如增生,供血受到影响,也会打哈欠。
为了不让大脑缺氧,平时饮食应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补充鱼、牛奶、鸡蛋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以免血液集中于胃部消化食物导致脑缺氧;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生活环境通风良好,减少在密闭环境中的停留时间。▲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详细】
流感季来啦,提高免疫力,这些干货请收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详细】
相关新闻
血液中的氧气“搬运工”——血红蛋白
七成脑梗发病前老打哈欠
老年人多练深呼吸
一个小动作易毁掉你的肺、患口腔疾病
调查称超六成人旅途睡眠欠佳 “00后”最爱熬夜
年纪轻轻的总打哈欠是怎么回事?
精彩图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