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肿瘤专家蔡三军:大肠癌已上升成为第二位的癌症杀手!

2020-11-10 12:19


腾讯科技讯 在蔡三军看来,快乐幸福的生活需要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健康,而身体的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基础。一个愉快的一家三代,在灯光下、在美食中、在美好的环境中享受美好的生活,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而这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中国,最严重的疾病死亡原因是什么?上世纪50年代,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系统疾病和肺结核之类的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占了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死亡原因;上世纪70年代,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恶性肿瘤成为第一到三位的死亡原因;上世纪90年代,恶性肿瘤代替了其他疾病,成为了第一死亡原因。肿瘤是人类目前非常重要的第一致死原因,引起了大家足够的重视。

全球癌症状态报告显示,2018年新发癌症病例1270万,2012年的时候1410万,而预测到2025年新发病例可能会达到1930万,近两千万的新发病例,而在所有的恶性肿瘤里面肺癌是第一位,乳腺癌是第二位,大肠癌是第三位,占了整个恶性肿瘤的10%。

2018年新的数据又告诉人们,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仍然是前三位的恶性肿瘤,而大肠癌变成第二位的死亡原因,第一位是肺癌。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是很好,所以它的死亡人数却没有大肠癌那么多。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了肿瘤发病率的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有393万新生恶性肿瘤患者,这意味着平均每7.5分钟就有一个人患癌,每天有1万个人会发生恶性肿瘤。而在中国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三成以上的人会发生恶性肿瘤,这是一个严峻的形势。

在所有中国发生的恶性肿瘤里,肺癌是第一位的,胃癌是第二位的,大肠癌是第三位的。这样一个数据同样也告诉人们,肺癌、胃癌、乳腺癌占了整个恶性肿瘤的50%以上,是最严重的三大肿瘤。

中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什么会这么高?在蔡三军看来有四个原因:“第一就是我们的期望寿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就像一辆汽车开的时间越长,它可能发生的损害或者是故障一定会增加。上海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人群期望寿命是47岁,而到2018年的时候期望寿命已经达到81.3岁,所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第二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饮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吃素菜为主到变成吃荤菜为主,我们运动减少了、肥胖增加了。第三个是环境污染,我们的食物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生活,影响我们健康的机体。第四点就是检测设备的完善,使我们发生的恶性肿瘤都能被诊断出来,过去没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好的设备,没有那么多的设备能够诊断出来。”

中国恶性肿瘤治疗的现状是怎么样子?中国恶性肿瘤相对生存率在40.5%,这是最新统计,而美国同期达到了66%,比中国高了26%,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那么为什么中国恶性肿瘤的生存率这么低呢?蔡三军总结了两个原因:“第一我们发病的恶性肿瘤跟美国发病的恶性肿瘤是不一样的。我们以(预后)比较差的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这样预后效果比较差的癌症为主,而欧美发生率比较高的是(预后)比较好的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为主,所以这造成了差距。第二就是我们诊疗的规范度不够。我们每种肿瘤的五年生存率都跟欧美国家有非常大的差距。第三就是我们早期疾病比例是比较小的。以大肠癌为例,我们中国的一期肠癌仅仅占10%,而美国的一期肠癌占25%到30%,所以一期肠癌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这就是造成我们差距的原因。”

以上海为案例,2003年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是312/10万,12年过去之后,2015年它的粗发病率增加到四百九十七,中国跟上海的情况是相似的,也在迅速地增加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

聚焦到大肠恶性肿瘤,在大肠恶性肿瘤整个世界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发病率是12.45/10万,但到2010年的时候发达国家到59.9/10万,发展中国家也到了20/10万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增加。美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从80年代时候的63.5/10万降到2010年的39.1/10万,非常明显的降低了,而中国从80年代的13.48/10万增加到了37.6/万,增加了近三倍。美国在明显的降低,中国却在明显的升高,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在上海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中,从上个世纪1973年到2011年,结直肠癌的男女性都在迅速明显地增加。总结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而且非常明显。另外,大肠癌的发病率也是明显持续上升着,由于发病率升高,治疗效果并不是明显提升,所以中国死亡率在持续高位,同时中国跟欧美发达国家的生存率也有着明显的差距。

著名的《黑豹》扮演者博斯曼43岁死于大肠癌,中国38岁的企业家王均瑶死于大肠癌,除此之外很多著名的人也死于肠癌,所以在社会上造成一些轰动,也提醒人们:这是在我们很年轻的时候就影响生命的一种恶性肿瘤。

大肠癌在诊断的时候的分期对人们的治疗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一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二期可以达到80%,三期在60%左右。在诊断的时候,一期肠癌只占10%,晚期肠癌的比率很高。蔡三军举了一个例子:上海有一个中国著名的胃肠肿瘤专家当他确诊的时候已经是结肠癌合并肝转移,虽然经过中国目前最好的治疗他的生存时间仅仅两年,所以一个肿瘤专家他发现的时候是晚期,最好的治疗在晚期病人也就获得了两年生存。

“所以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是多么重要,(会有)多么好的结果。”蔡三军表示。

目前中国在肠癌方面跟国际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到中国五年的标化净生存率是54.6%,和直肠癌的53.2%,跟欧美发达国家的64%,差不多正好低了10%,这个10是差距,当然中国过去更低,现在已经有了进步。

面临着这样一个恶性肿瘤,人们能不能够预防?蔡三军举一个国际的例子告诉大家到底能不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从一个从正常粘膜到增生息肉、腺瘤、早期癌和进展癌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大概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长的一个时间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能够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至于早期发现,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不应该丧失。在恶性肿瘤的预防里有三级预防的概念,第一级预防就是病因预防,第二级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发现,第三级就是临床病人的规范治疗。那么一级两级预防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美国1975年到2006年30年来他的大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的一个图表告诉我们死亡率在明显的下降,发病率在明显的下降,五年生存率在明显的提高,那么这三条线是我们每一个搞大肠肿瘤的医生所期望的。”

为什么它的发病率会下降?它的死亡率为什么下降?蔡三军解释到:发病率下降主要是由于生活的改变和癌前病变的处理。死亡率下降主要原因就是早期病变的增加和规范性的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五年生存率的提高,主要原因就是早期病变增加和规范的多学科处理。

“这样的三条线美国做了一个原因的分析,发现这三条线的结果35%左右是由于一级预防所产生的,而一级预防主要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二级预防结直肠癌的筛查起了五十三点几的作用,一半以上的作用是筛查;三级预防也就是最好的临床治疗仅仅改善了近12%,所以所有搞肿瘤的人都应该考虑35和53是多么的重要。”蔡三军表示。

美国的事实告诉人们通过筛查和普查能够降低发病率,大肠癌在一个漫长的5到10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我们是可以有机会通过筛查普查来早期发现,甚至于减少它的发病。

人们可以做什么呢?蔡三军总结到:第一我们可以在一级预防里面做一些事情,譬如我们改变生活方式,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精细饮食,减少腌炸、烟熏食品,增加蔬菜、水果、粗粮,减少吸烟、过量饮酒,加强运动,减少肥胖,适当的应用钙、硒、阿司匹林这类药物。我们也可以通过两级预防积极宣传肠癌的临床表现,使他们及时就诊。第二积极开展筛查普查早期发现。这是最重要的手段。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减少大肠癌的发生,而在早期的最好治疗提高生存。

国外在上个世纪开展了大肠癌的筛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行动。欧美大肠癌的筛查是根据不同的危险度选用不同的筛查方法,不能够在不同危险度采用同一的方法,这样会浪费很多的医疗资源。

中国在2011年上海启动了四百万目标人群的大肠癌筛查,目前第一轮初筛已经完成,筛查的结果还是比较好的。2012年天津开展了大肠癌的筛查,2015年广东开展了大肠癌的筛查,2016年香港开展了大肠癌的筛查,而这些筛查只是在几个大的城市里开展,还没能够在全国进行开展,所以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上海2013年第一轮筛查的初步结果告诉人们筛查可以发现大肠癌的早期发生率,一期病人占到49.1%,癌前病变的发生有时一个癌同时会发现6个癌前病变,而癌前病变的处理会使人们减少明显大肠癌的发病。

大肠癌的筛查方法一共有7种,包括大便隐血,乙结肠镜,纤维结肠镜,CT模拟肠镜、磁共振模拟肠镜、大便DNA分析和Septin9这样一个检查方法。美国最新的研究告诉人们没有任何一种研究方法优于其他筛查方法,只要参与筛查都会有所获益。

探索大肠癌筛查的策略和方法里面要注意它的发病率、筛查年龄、区域经济状态和服务能力,以支持人们能够开展一个大肠癌的筛查,并能够获益。

能防掉的防了,发生的肠癌能不能治好?蔡三军表示:我们每一个病人在诊断明确以后都会发生这样一个过程,否认,“我怎么会发生恶性肿瘤”,然后是恐惧和焦虑,我怎么办,我的家庭怎么办,我工作怎么办,我未来怎么办?悔恨我为什么没能够早一点发现,我为什么没有像预防大肠癌,预防恶性肿瘤那些工作去做的好一些,然后郁闷、焦躁不安,但通过医院,通过环境他会逐渐接受这样一个心理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周围人的帮助。

提高生存率主要是临床的三级预防,在三级预防里头主要要做的那就是规范的执行治疗前的诊断,规范的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而规范的进行多学科的个体化治疗。在所有的治疗里面,外科治疗是大肠癌治疗的最主要的决定性手段,整个大肠癌治疗的五年生存率的85%到90%是由外科来决定的,外科同时也有很多发展,包括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机器人手术都在肠癌的治疗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很多的帮助,但仅仅外科治疗仍然是不够的,肿瘤的内科治疗同样也可以帮助人们在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里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当然很多人谈化疗就怕,觉得要掉头发、要恶心、要吐甚至觉得化疗并没有效。其实医生用化疗的时候一定是经过证明可以提高生存、改善生存质量。在整个内科里面除了化疗以外,还有耙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这两种治疗在提高大肠治疗的有效率方面还是有所帮助,但在提高生存率方面目前还做的不够。

除了内科治疗还有大肠癌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也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同时在复发转移肠癌里头可以增加局部的控制率,延长患者的生存和生存质量。

蔡三军透露:在整个恶性肿瘤治疗里头我们都要强调规范性治疗,那就是照着指南进行治疗,在大肠癌里面目前已经有了卫健委的诊疗指南和CSCO指南,按照这样的指南去做你就可以获得今天的世界五年生存率的中位水平,简单讲我们可以考试考85分左右,当然结合一些经验和综合治疗我们可以达到90分的目标。

第二个提高生存率的做法就是多学科综合治疗,今天有外科、内科、放疗、内镜、病理、影像、肝外科、胸外科这样很多学科牵扯到大肠癌的治疗,所以一个好的治疗计划必须结合大家的智慧,提供最好的治疗手段,来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好的治疗结果。

精准治疗是近年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精准治疗在肺癌和乳腺癌上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在肠癌方面做的还不足够。它能够帮助人们甄别更多的因素,更好地统计告诉人们可能做什么会获得更好的结果,这是一个梦,未来一定能够使人们做得更好。

蔡三军举了一个例子:一个52岁的患者在2002年的时候肝转移了,同时合并肠癌,那么我们进行了肝的切除和结肠同时切除,生存到现在已经18年了,仍然获得非常好的结果,所以晚期肿瘤如果合理治疗也是可以获得很好的生存。

“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告诉我们在一万多例手术的病人里,总的五年生存率达到了76%,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可以媲美世界上最好的肿瘤治疗中心。同时上海如果跟国际发达国家比较的话,上海市的相对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生存率超过美国国家的,所以在上海的肠癌治疗已经接近和达到了甚至超过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今天只要我们认真的改变生活方式,及时就诊,积极参加筛查普查,治疗癌前病变,规范的治疗临床肿瘤,减少大肠癌的发病,减少大肠癌的死亡,改善大肠癌的生存是可能的。”蔡三军最后说到。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学旅家大数据分析英国脱欧对于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

​学旅家大数据分析英国脱欧对于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影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