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红马甲”镜头里的“全家福”
内容提要:日前,宁河区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们穿上宁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装,利用两个周末时间走村串户,开展“美丽庭院 全家有福”志愿服务活动,为“清洁家园 美丽庭院”标兵户家庭拍摄全家福,留下了一帧帧精彩瞬间。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宁河区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们穿上宁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装,利用两个周末时间走村串户,开展“美丽庭院 全家有福”志愿服务活动,为“清洁家园 美丽庭院”标兵户家庭拍摄全家福,留下了一帧帧精彩瞬间。
画面一:
“听说你们两口子能弹会唱,真让人羡慕!”提前做好“功课”的庄以明见关有爽夫妻俩在安排的位置摆拍有些紧张,便鼓励着说:“来首你们的拿手曲目呀?”
“是喜好唱”关有爽脸上的僵笑稍解些,旋即又补充:“唱的不好。”
“我也喜好唱,来首《明天会更好》怎么样?切题!”沙福禄在一旁引导着。
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沙福禄用手机当起了指挥棒……
三人,起势、弦合、声响,“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女声伴着电子琴和弦飘荡满屋。
身影晃动逐渐合上节奏,达到拍摄的“温度”。
画面二:
“老哥老嫂,你们牵住手。”
“不了吧,”年逾古稀的付广里老人和老伴并排摆站,听到王庆龙的指令,含糊着道出:“结婚50多年,从没牵过手嘞。”
“牵手拍、效果好……哈哈哈……”
在场人员鼓动下,两位老人垂下手臂、微张开布满老茧的手、缓动一下、似移非移,动作缓慢、还有些机械……
王庆龙笑眼走上前,将老人伸出的手搭合一起、两位老人始才触碰着含握住彼此……,脸庞的红晕却已透过岁月的沧桑、在整个面庞弥漫开来,与两条大红的围巾相映成色。
王庆龙迅速点按快门,定格下半个世纪的牵手。
画面三:
“咔嚓”,画面定格。
马明柱一家人围拢到王庆龙身边,笑眼巴望自家“刚出炉”的全家福。
画面中,人分两排,儿、女、媳妇、女婿后排站立,马明柱和爱人分别抱着孙辈孩童,分坐在老母亲两边,老人已入耄耋之年,2个孩童、小的一个还未满月,7条红围巾(2个孩子未佩戴)映红了画面、人面。
9口之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画面中,定格下美好、齐乐;画面外,是志愿者对拍摄效果的倾心、倾力。
一接到拍摄“任务”,王庆龙就琢磨起了拍摄技巧,站位怎样安排、角度如何变换、光线怎么结合……贴心的他,还和组长自费购买了红围巾、中国节、窗花。
出发前,听说有3户可以“补拍”的刘国庆放下手头安排,从唐山市汉沽农场匆匆赶来“补场”……
车刚停稳,晕车的张林英来不及蹲到路边就吐了起来。4天里,贴晕车贴、吃晕车药,下车就吐、吐完接着拍。
……
付出多少辛苦,就有多少收获。
“一直想拍全家福,现在人正全,摄影家技术好、有耐心,真是太谢谢了。”看到全家福的马明柱乐得合不拢嘴:“屋子收拾干净了,我们自己住着舒服,没想着政府还能给这福利,太暖心了!”
30名志愿者连续多天的风尘仆仆换得了拍摄任务的圆满成功,也进一步强化着“清洁家园 美丽庭院”活动开展效果。
“个别有矛盾的,一招呼、全来了,原有的意见也没了,看着就幸福。”区摄影家协会主席李文华分享说,活动后,我们有一点共同感受:拍摄的过程也是引导家庭和美、深化家风传导的过程,这也是活动的深层意义所在。
此次活动中,宁河区志愿者以精湛的技术、饱满的热情为群众送去了满满的关怀。接下来,志愿者们还将对照片进行筛选、精修。(津云新闻编辑杨国伟)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