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新型碱基编辑器在微生物中实现任意碱基编辑
新型碱基编辑器在微生物中实现任意碱基编辑
2021年01月13日08:52 来源:科技日报
作为基因组编辑前沿技术,无需产生DNA双链断裂,也无需供体DNA的参与,实现靶位点的精准点突变,已成为基因编辑的重要研究方向。
开发新型碱基编辑技术实现碱基转换甚至任意碱基变换,在合成生物体系构建、遗传疾病的基因治疗、生物性状修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张学礼研究员带领的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团队和毕昌昊研究员带领的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联合攻关,设计构建了胞嘧啶脱氨酶-nCas9-Ung蛋白复合物,创建出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GBE),开发了可实现嘧啶和嘌呤间转换的单碱基基因编辑系统。基于该系统,国际上首次在微生物中实现任意碱基编辑、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胞嘧啶(C)与鸟嘌呤(G)的特异性转换。相关成果2020年12月底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
成功对大肠杆菌和哺乳动物进行碱基转换
据介绍,现有碱基编辑器只能实现嘧啶与嘧啶和嘌呤与嘌呤间的碱基转换,尚没有碱基编辑器实现嘧啶与嘌呤间的特异性碱基转换。传统的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BE)在脱氨酶(AID)的作用下,将DNA单链上的C转变为尿嘧啶(U),经过多次DNA复制才转化为胸腺嘧啶(T)。
GBE独辟蹊径,利用细胞自身DNA修复系统直接修复该“非常规碱基”,生成特定碱基,实现碱基编辑:将尿嘧啶糖基转移酶(Ung)带到由胞嘧啶脱氨酶形成的尿嘧啶碱基位点,在该位点脱去尿嘧啶,建立无嘌呤/无嘧啶(AP)位点,DNA损伤位点诱导启动DNA修复,从而实现碱基的转变。实验结果证明,GBE碱基编辑器在大肠杆菌中可将C转换为腺嘌呤(A),编辑特异性平均达到93.8%±4.8%,并实现任意碱基间的变换。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GBE碱基编辑器能够在N20序列的第6位胞嘧啶(C6)处进行高特异性的C到G转换。30个检测位点、23个位点的C-G编辑特异性大于50%,其中2个位点特异性达到90%以上。
直接将目标碱基特异性修改成目的碱基
GBE作为新一代碱基编辑技术,摆脱传统碱基编辑依赖多次DNA复制的缺点,直接将目标碱基特异性修改成目的碱基,进一步完善了碱基编辑系统,填补了现有碱基编辑技术的空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微生物基因碱基的任意编辑改造,极大提升了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构建能力。
GBE也是第一个可在哺乳动物细胞进行C-G特异性转换的碱基编辑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窄的编辑窗口,将为3000多种已知C、G碱基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疾病治疗带来曙光。该碱基编辑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生物技术的底层技术能力,将为生物产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天津市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的支持。相关成果已申请PCT专利。(记者 陈 曦)
(责编:许心怡、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疾控专家:新冠疫苗接种非常有必要 接种后要继续戴口罩 12月21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人民网记者提出的新冠疫苗到底有没有必要接种,接种后是不是就可以摘掉口罩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进行了回应。【详细】
年终体检 你的检测项目做对了吗? 年终岁末,各单位又陆陆续续开始组织职工体检了,对于体检,该做什么项目,体测前应该注意什么,你都了解吗?一起来看看。【详细】
相关新闻
“超级编辑器”可精准编辑单个碱基
新工具能显著降低基因编辑脱靶效应
人类久坐行为相关遗传位点发现
日本厚生劳动省拟出台法律禁止基因编辑婴儿
中国专家研究新发现:基因编辑阻断高胆固醇血症家族遗传
合成营养成分玉米黄素 “菌宝宝”的方法成本低产量高
济企科创板首家!华熙生物11月6日正式登陆科创板
哺乳动物大脑内性别特异性细胞首次发现
精彩图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