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李寨村的带头人

2021-03-16 17:03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全国第六个扶贫日之际,“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风采录”系列视频,展示一群人、一种风采、一种精神,您能看到,耄耋老人百余次深入贫困山区扶贫不倦,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成为脱贫致富领头雁,残疾人士自强不息带动一批贫困乡亲奔小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陆续为您推出。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他16岁离乡打拼,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民营企业家,54岁时辞去董事长职务返乡扶贫。

李士强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李寨村人,2011年他辞职回村时,村集体经济为零,人均年收入仅2700元。在3000多名村民的期待中,他当选为李寨村党支部书记。

李寨村由此拉开了脱贫攻坚的序幕,对没有发展能力的实行低保兜底保障,对有发展能力的挖掘脱贫潜力。在精准识别基础上,村里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产业拉动、组织联动、企业带动”“村企、民企贴息补助”等扶贫措施;成立7个专业合作社,建设4个集体企业,建起69座温室大棚,创造就业岗位1100多个;创办李寨农业发展公司,将全村土地流转,既使优质农作物规模化生产,又使农户得到流转、分红、务工等多项收入。

有了产业,还得有人。李士强实施多项激励措施,吸引了26位在外创业的能人返乡创业。

李平亮是其中一位。李士强为他制定大棚西瓜种植方案,签订包销保底协议,请来专家讲解西瓜种植技术,随时监测西瓜的长势。李士强个人拿出资金500万元,设立帮扶专项资金做担保,保证西瓜能有好收益。

李平亮又与村里的贫困户组建“亮剑种植合作社”,承包村里165亩土地发展特色农业,98名贫困人员在合作社务工,平均每月收入1960元。

产业发展了,基础建设也同步跟上。李士强带领村民打机井、建水站,3000亩耕地实现电气化浇灌,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民在周口市率先用上了天然气。

李士强在村里立下“军令状”,承诺每年为乡亲们办十件实事,年底接受大家检查,如果没办到,他就下台。

一年又一年,李寨村旧貌换新颜,人人有活干,户户有收入。201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35元。

2018年,李士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在颁奖仪式上,组委会给了他这样一句评价:致富心系故土贫,老骥伏枥志攻坚。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天津图书馆“文化惠民走基层”活动首站走进天津一中

天津图书馆“文化惠民走基层”活动首站走进天津一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