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嫦娥四号完成第28月昼工作 科研成果揭示巡视区石块来源
嫦娥四号完成第28月昼工作 科研成果揭示巡视区石块来源
2021年03月22日09:19 | 来源:人民网
![]()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赵竹青)据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3月21日2时和3月20日17时09分结束第28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生存了808个地球日,本月昼期间月球车行驶约30米,累计行驶里程682.77米。


多项研究揭示,嫦娥四号着陆区被35亿年前形成的芬森撞击坑的溅射物覆盖。这些溅射物经历长时间的演化后,形成了一层大约12米厚的细粒月球土壤。而在第3和13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月球车发现巡视区存在较多的石块(如下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通过详细的就位探测,获得了两块代表性石块的光谱和周围地貌的全景影像图。

“玉兔二号”月球车在第13月昼期间发现的石块主要分布在一个撞击坑的周围。石块的总体密度随着距撞击坑坑沿距离的扩大而逐渐降低,且部分石块沿特定方向呈链状分布(如下图所示)。石块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它们是当前撞击坑的溅射物。这个撞击坑呈椭圆状,长轴方向为西北—东南向。持续不断的(微)陨石撞击和昼夜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导致月表出露的石块在几千万年内便逐渐破碎消失。周围留存的大量石块说明撞击坑是一个新鲜撞击坑,这些石块的出露时间比较短。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位于着陆区西北方向的织女撞击坑的一条溅射纹恰好穿过了着陆点附近区域,而溅射纹内常常可见由溅射物形成的二次撞击坑。“玉兔二号”巡视区确实还能观察到若干个内部和周边均存在碎块状物质的米级和亚米级的新鲜撞击坑(如下图所示)。结合椭圆撞击坑的长轴方向推断,这些新鲜撞击坑应当为织女撞击坑溅射物形成的二次撞击坑。

(责编:赵竹青、高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嫦娥四号完成第28月昼工作 科研成果揭示巡视区石块来源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赵竹青)据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3月21日2时和3月20日17时09分结束第28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生存了808个地球日,本月昼期间月球车行驶约30米,累计行驶里程682.77米。… 国资委:国家机关等所属国企公司制改革今年底完成收尾工作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地方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推进会。(来源: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李源)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消息,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关于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的要求,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召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地方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推进会,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相关新闻
嫦娥七号拟开展月球南极着陆与巡视探测
“嫦娥”携手“玉兔”喜迎第20个月昼
为首次火星任务让路!玉兔二号第18月昼原地待命
“玉兔二号”首次揭示月背地下结构
再破纪录“玉兔二号”成工作时间最长月球车
我国嫦娥四号获首个优秀探月任务奖
获取单层铋2212 我国学者揭示二维高温超导体机理
日本月球车“瑶姬”拟于2021年首次登月
中国科学家重构嫦娥四号月背着陆轨迹 将助力火星等深空探测
太阳暗条物质来源物理机制揭示
客户端下载
![]()
![]()
![]()
![]()
![]()
![]()
![]()
上一篇:构建职业健康发展新格局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