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张澍田:病理医生与内镜医生联动合作 提升消化道早癌诊治水平
近日,第一届“通镜达理·消化病理研修项目”在京收官。本届活动于2020年拉开序幕,目前共举办了4期培训。活动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执行院长张澍田表示,当前,我国消化系统肿瘤防治亟需引起重视,一方面需要大众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理念,定期接受消化内镜检查。另一方面消化病理作为癌症诊断的金标准,也需要提高消化病理医师的意识和水平,促进病理医生与内镜医生的联动合作,切实提高消化道早癌诊断和治疗水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执行院长张澍田
张澍田提出,近年来,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行为习惯普遍存在,我国居民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消化系统的健康问题也愈发突出。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根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及慢性肝炎等都容易反复,成为多年不愈的慢性病,甚至有导致癌变的可能。
“消化道早期癌症症状都不典型,甚至无症状,因此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很关键。”张澍田认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发现,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目前国内消化内镜技术一直在不断普及,但仍然有很多地区受限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在卫生医疗以及教育方面都与教学医院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而消化病理以及内镜与病理的配合,成为消化道早癌诊治事业的瓶颈之一。
此外,张澍田还提出,本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携手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奥林巴斯,开展以“通镜达理”消化病理为主题的线上及线下的专项培训项目,正是为了通过系统化、规模化的培训,促进消化领域内镜病理的沟通与联动,提高消化道早癌的发现率和诊断率,从而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使患者免于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病痛折磨。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