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毕业季莫成“烧钱季”
有关调查显示,一些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候的花费超过数千元,个别甚至上万元,用于相互赠送纪念品、拍写真集、聚餐、外出旅游等,毕业季几乎成了“烧钱季”。
三十年前,笔者大学毕业时,同学之间既没有相互赠送纪念品、做写真集、聚餐,也没有外出旅游,每人只花了三五元钱买一本毕业纪念册,然后在纪念册里相互留言,写下一些道别、祝福之类的赠言。这么多年过去,同学情谊并没有受影响。相反,那本纪念册中的一句句道别、祝福之类的赠言却深深地烙在心中,成了一个永久的美好回忆。可以说,这种纪念方式是花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
如今,有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小学生,在毕业时把毕业方式搞得格外“奢华”,花费不小。不能不说,这是消费观、人情观的一个误区。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同学之间适当花点小钱,相互赠送一点有意义的纪念品或一起吃顿便饭,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学生的所有开支都得向父母伸手要。过度花费不但无形之中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也容易使同学之间的情谊变得庸俗化。
笔者以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上一堂“消费课”。一方面,在纪念毕业的方式上,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诸如临别赠言、临别合影、临别座谈会等活动,这些纪念方式既“高大上”,又节俭、隆重,还很有纪念意义。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消费观的引导和教育,积极倡导节俭、简洁,摒弃奢华、铺张,从而使学生的毕业方式更有纪念意义。(叶金福)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