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技

山里娃上网学编程(创新故事)

2019-12-09 21:30


  王丽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芒回完全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前不久,她报名参加了学校新组建的编程兴趣小组。从来没接触过编程的她又好奇又兴奋,端坐在电脑前,一直盯着屏幕,努力用编程工具设计着一个卡通动画。

  “第一次给孩子们展示编程,他们的眼睛都是亮的。”芒回完小语文兼信息老师陈凤珍说,还没到上编程课时间,学生们就已经挤满了教室,下了课还不走。

  通过这个编程工具——“腾讯扣叮”平台,勐董镇中心完小11岁的陆天濠仅用1小时就做出了一款简易的小游戏。

  “编程就像搭积木,是把一个个不同颜色的编程积木组合在一起。接触了编程课以后,我觉得找到了一个懂我的朋友,通过编程课,也结识了许多朋友。”学习编程,让陆天濠在学校里成为小名人,变得自信起来,其他功课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

  在沧源县,腾讯教育捐赠的面向6至18岁青少年的编程软件教育平台“腾讯扣叮”,已让欠发达地区超过5000名学生接受到最新的编程教育,享受编程带来的乐趣。

  “编程教育是在教师的一定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发挥创意,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主角。”腾讯教育副总裁王涛介绍,编程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意性、逻辑性,提高数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用编程思维来解决问题,就是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日前,在腾讯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等举办的首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上,一系列真实的案例反映出,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科技与教育的结合,尤其是“互联网+教育”模式,正让人们最大可能地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构建起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

  “目前腾讯教育已累计服务1.8万多所学校、400多个地方教育局、9万多家教育机构,服务用户数超4亿。”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举例,具有百年历史的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了高校数字校园解决方案后,1.7万名学生和700位教师领取了微信校园卡,学校每年仅在印刷费和人力成本上就节省40多万元。

  “科技的发展正在推动‘三尺讲台一张黑板’的教育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加深。”汤道生认为,通过数字化工具提供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搭建生态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各方合作,将助力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09日 19 版)

(责编:杨光宇、曹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realme Buds Air 2 无线蓝牙耳机于海外发布:支持主动降噪,约 294 元

realme Buds Air 2 无线蓝牙耳机于海外发布:支持主动降噪,约 2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