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技
中国推动航天教育国际化 5年培训64国近千学员
人民网北京12月10日电(赵竹青)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及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9日在北京举行。记者获悉,中心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依托单位,成立5年来为64个国家近千名学员在空间技术、应用、政策等相关领域提供了专业培训。
据了解,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高校唯一的联合国附属机构,也是亚太地区首个政府间空间科学和技术教育区域机构。其宗旨是“推动空间技术和平利用造福人类”,整合世界优秀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空间科技教育机构,提升中心成员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空间科技教育培训水平及空间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推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年来,区域中心组织利用优势科技与教育资源共享,开展了人才培养与学位教育。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小卫星技术、空间法律与政策五个专业领域为24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237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组织了20余个短期培训班,培训了来自64个国家的近千名学员。同时,中心还通过牵头实施联合多任务小卫星星座、大学生小卫星等合作项目,为亚太地区空间技术合作提供载体。
第四次理事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当选理事会主席并主持了该会议。会议审议了咨询委员会报告、中心2018—2019年度工作报告,批准了2020—2021年工作计划。与会理事围绕区域中心双年度工作计划,就加强中心队伍和制度建设、促进中心可持续发展、组织开展教育与培训、更好服务中心成员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中心能力和基础条件建设、扩大中心影响力等议题开展研讨。
(责编:赵春晓、吕骞)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