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技
“科学之夜”:玩转科学嗨翻天
人民网北京5月25日电(赵竹青)“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5月24日晚,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合唱团的嘹亮歌声中,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科学之夜”开启了一场知识性强、妙趣横生、让孩子们欢声笑语的科普之旅。
寓教于乐,玩转科学
在科普教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或亲手制作奇妙的候鸟旋转立体书、或尝试制作精美的昆虫标本、或亲身体验博物馆的寻宝之旅,在见证奇妙生物世界的同时,也获得了艺术家、小侦探般的成就感。
在 “科学快车”中,观众可以一窥著名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墨子号”和“慧眼号”卫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科技“明星”的 “身影”。
在Maxwell创新科普实验园里,小朋友们亲手制作摩擦纳米发电机;在“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活动中,大家跟随北京化工大学的戴维教授见证了化学世界的神奇。
同时,在活动现场还有“牛奶烟花”、“指纹探案”、“鉴别墨迹”、 “眼疾手快”、“一分钟有多久”、“微表情连连看”、“显微镜观察”等有趣的科普产品互动体验。
科普对话,精彩连连
中央电视台“动物来啦”栏目主持人王雪纯与张劲硕博士、杨毅老师,带来了一期科学之夜专属版的“动物来啦科学对话”节目,让小朋友们现场感受到动物知识的魅力和快乐。
在“科普作家面对面”活动里,小朋友与他们喜爱的科普大咖、科普图书作者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本次活动中,还安排了多项科普讲座:动物研究所孙悦华研究员的《鸟类行为趣谈》,国家天文台苟利军研究员的《凝望黑洞,从第一张照片说起》,浅显易懂、风趣幽默的讲解,激发了小朋友们的科学兴趣。
大开眼界,揭开科学神秘面纱
除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之外,科普参观也必不可少。
国家动物博物馆展示馆的濒危动物展厅、鸟类展厅、昆虫展厅、蝴蝶展厅,以及微生物所的“真菌与人类”科普展厅都有专业讲解员带领观众参观。
值得一提的是,平时由于保藏条件无法对公众开放的标本馆中的昆虫、鸟类和兽类标本分馆以及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次活动中也向观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自2017年起,中国科学院与科技部共同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科学之夜,旨在激发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浓厚科学兴趣和创新热情,让公众感受不同领域科学的魅力。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科学技术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承办。
(责编:岳弘彬、曹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