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技
科技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几乎没有气溶胶感染风险
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杨僧宇)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表示,目前研究结论显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仍然是主要传播途径。
吴远彬表示,到目前为止研究的结论显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仍然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路径,这个结论也体现在我们修编的第六版的诊疗方案当中。前一段时间,世卫组织专家经过考察也是这样认识的。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些团队也从新冠病人粪便标本当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毒株,这也提示在粪口传播中是具有一定风险的,但是传播的能力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展相应的研究证实。针对气溶胶传播的问题,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所也开展了相应的传播实验,也提示气溶胶传播要同时满足密闭空间、较长时间、高浓度病毒这三个条件,在极端条件下才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讲,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当中,传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几乎没有气溶胶感染风险。
吴远彬提到,在当前疫情发展态势积极向好,但仍然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要把防疫和复工的关系处理好,既要坚决防止疫情的死灰复燃,又要有效地做好复工复产,就需要根据刚才说的这些研究的基本结论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在超市、农村赶集等这样一些人员密集场所不要麻痹大意,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防止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二是相对密闭的空间,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外,也要加强通风,并注意环境消毒,保持下水道的通畅。三是在开放的空间,比如说在农村的田间地头、空旷通风的工厂车间、人流较少的开放空间,不用过度防护,要正常工作。所以只要我们坚持正确地认识、科学地防护,就可以做好防疫和复工生产两方面的兼顾。
(责编:杨僧宇、吕骞)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