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技
看看这些巨头企业是怎样硬核复工
经过一个多月的全面战“疫”,近日,中国经济终于出现了“V”型反转,再一次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专家剖析,一些商业领域的创新模式在此期间横空出世,脱颖而出,小到企业自身运营、大到行业价值链条,其实从未真正被打断,仍然韧性十足,因而构成了中国经济的独特大动脉,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市场输血,持续保持活力。
线上复工、远程协作等成为此次疫情复工的关注焦点,各行各业均使出浑身解数,各尽其能。而近些年备受瞩目的互联网、大共享经济、智能手机等领域的代表企业,如腾讯、字节跳动、天九共享、滴滴出行、华为、小米等,都以各自别具一格的智慧解决方案,不仅自身业务有序发展,还帮助众多企业转危为机,成为其他企业学习与借鉴的范本,也让人们对疫情考验下的智慧经济充满信心。
互联网巨头的守“网”相助
作为中国目前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巨头,腾讯针对六万名员工展开了最为庞大的“云端”协作。而被视为当家花旦的“企业微信”,也在此次疫情中多次登顶各大应用商店的榜首,与其对手钉钉“打”得可谓难解难分。据悉,企业微信同时支持300人线上开会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许多中小微型企业一解“协作”之急。
而近些年异军突起的字节跳动,在不断延迟复工日期的同时,也允许员工将资料从公司拷走回家办公,尽可能的为员工创造便利。值得关注的是,字节跳动也吹响了进军办公软件市场的号角,开始向腾讯、阿里巴巴等前辈发起挑战,依靠旗下的“飞书”产品,不但使公司全员顺利实现在家办公,也承诺为中小企业提供三年的免费服务,帮助更多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可以说,凭借多年在互联网领域的深厚底蕴与积累,腾讯、字节跳动能够从工具和平台两大方面为企业赋能,让众多企业在疫情之下回归正轨。
共享经济的智慧驱动
一向低调的天九共享集团,在此次疫情中也被推到公众与媒体的聚光灯下。全员实施永久性候鸟工作制(疫情期间在家办公,疫情过后每周只需坐班1天)、全球6000员工同步线上复工、承诺疫情期间不裁员不减薪、向湖北和北京企业赠送11000套自主研发的“天九云洽会”智慧商务系统帮助众多企业复产复工、推出《戈峻夜话:智慧企业赢未来》系列公益讲座……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又一次重新认识了这家业务覆盖全球4大洲、为全球企业赋能的中国民营企业。
天九共享接连与中国商业联合会共同成功举办了多场线上中国独角兽商机共享大会,让众多企业家足不出户也收尽优质商机,不仅在天九共享的帮助下能够在线复工,更能实现业务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
共享经济领域另一位备受关注的巨头滴滴出行,也在城市的交通机能被疫情严重影响后另辟蹊径,调动那些原本因疫情而停滞的资源,专门面向那些具有复工需求的行业员工提供企业及个人的专车服务。而为了保证用户安全,滴滴出行坚守司机4项标准——“戴口罩、测体温、勤通风、勤消毒”,同时要求全国所有车型逐步加装车内隔离膜,阻断司、乘飞沫传染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企业版借助先进的智慧技术推进防疫保障工作。目前滴滴自主研发的“智能防疫出车质检系统”已在广州上线,可自动实时检测司机是否佩戴口罩。
可以说,得益于“智慧企业”的先天优势,天九共享能够从商机、资源、平台等多个维度让企业御风飞扬,而滴滴出行则瞄准细分市场,对原本被疫情波及的资源进行二度激活,令其“重返”市场,创造价值。
智能设备制造商的黑科技与硬实力
由于产业的特殊性,华为的许多业务仍依赖线下产业园的实体运转。而作为中国通信及科技企业的代表,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华为便再一次拿出了自家的“黑科技”——基于华为园区自由的防控设备,利用云端、AI以及大数据,保证了员工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推出WeLink智能工作平台,支持覆盖多地、多人、多终端的视频连线和“云签约”项目,赋能政企复工复产。
同为科技企业的小米,自复工后从公司内部严格进行病毒防控,并利用企业团购渠道,建立线上果蔬采购社群,为员工提供健康保障服务。虽然很多科技企业都不同程度选择了远程办公,但一向深谙“风口”的雷军则又一次体现“雷厉风行”的做派,不仅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复工的手机厂商,并且在疫情期间重磅发布了硬件新品,完全抢占了市场注意力,成就了一番将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效果的商业案例。
可以说,依靠智能科技的强大势能,华为能够从服务器、数据、平台等层面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硬性支持,弥补短板。小米则借此空白对市场大举进军,为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复工打响了第一枪,让其他同行也有信心提振经济。
从这些家企业不难看出,一家真正成功的公司,在任何突发的危机面前,都不仅仅只着眼于自身的安危,而是在保障内部员工安全、健康的同时,也不忘帮助更多企业攻克难关,共创生机。尽管它们基于各自的优势资源与技术,通过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痛点来对症下药,但本质上都是对“智慧企业”的践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曾有国外学者说,任何国家在经济崛起的时代,势必会催生众多强大的企业,更会诞生伟大的企业,它们为经济深耕冬夏,为社会承载春秋。此次疫情客观上就是对这些企业的大考与检验,而这些互联网科技企业日常技术累积的智慧成果,在这个关键时刻就会催生出优质解决方案,必将成为疫情之后值得深刻总结和推广的社会财富,更会在企业抗灾自救中化危为机,如2003年的淘宝和京东一般,就此开启一段辉煌的发展旅程。
(责编:乔雪峰、吕骞)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