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技

让科学声音跑在谣言前面(创新谈)

2020-04-21 01:56


  应当站在夯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高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建立起更加健全的应急科普工作机制

  

  当前,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全力协同抗疫,有效控制疫情,离不开人们自觉、科学地参与疫情防控。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这些几乎成了老少皆知的常识。这条基础防线得以筑起,应急科普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种消息蜂拥而至,真假难辨。由于普通人缺乏专业的甄别能力,一些谣言加剧了紧张情绪,甚至影响到了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此时,相关部门、媒体、专业人士等迅速响应,启动应急科普工作,满足人们不断激增的疫情知识需求。讲解新冠病毒知识,澄清不实信息,教导正确防控方法……这些及时举措,舒缓了大众情绪,也使个人的应对和防护更加理性。可见,及时有效的答疑释惑,向公众传递正确的认识,往往可以凝聚共识,寻找到准确的应对之策。在地震灾害、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危机等突发事件中,这种应急科普不可或缺。

  这次疫情的应急科普工作值得肯定,但是也要看到一些不足。受限于专业水平,一些疫情科普知识并不准确,可能把人引入误区;有些大流量传播平台对内容把关不严,导致低质量的信息得以传播,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科普的成效。在突发疫情面前,我们不能要求应急科普工作面面俱到、尽善尽美,但通过这次实战机会总结经验,有助于增强应急科普水平。

  提升应急科普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机制。首先应建立应急科普主体的协作机制,让管理部门、专家、媒体、科普工作者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其次,需建立权威的应急科普传播平台,破除科普资源分散、碎片化问题,让科学声音跑在谣言前面;此外,还有必要建立一支涵盖领域广、专业素质高的应急科普专家队伍,关键时候站出来有效发声。

  应急科普不可小视。我们应当站在夯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高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建立起更加健全的应急科普工作机制,更好地助力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0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Wine 开始实验性支持苹果 macOS ARM64

Wine 开始实验性支持苹果 macOS ARM64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