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技
火箭落点实现精准可控 我国完成首次技术验证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赵竹青)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26日11时5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实现“一箭三星”发射,同时,火箭的一子级落点实现了精确控制。
26日13时40分,长征二号丙火箭一子级残骸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被顺利找到,落点在设定的落区范围内,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首次“栅格舵分离体落区安全控制技术”试验取得成功。此次试验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同时也向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迈出的坚实一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主任助理何巍介绍,为了减少火箭发射给落区百姓带来的不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展绿色航天,航天科技集团一直致力于分离体落区安全控制技术研究。“技术的成功对于解决我国内陆发射场落区安全性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我国运载火箭后续助推器及子级的可控回收、软着陆、重复使用等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之前应用于我国CZ-2F载人运载火箭上的栅格翼展开后是固定不动的,近几年国外火箭上才开始通过可摆动的栅格舵来控制箭体的方向和姿态。”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崔照云向记者介绍,本次试验是我国首次尝试采用栅格舵控制残骸落点。
“虽然大中型的长征二号丙火箭的落点控制,相比小型火箭,难度要大的多,但创新驱动发展,这使‘年近不惑’的长二丙又焕发了更大的生机活力。”崔照云说。
(责编:赵竹青、吕骞)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