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做智慧的父母

2019-10-13 17:11


  沟通是加深彼此感情的催化剂。父母与孩子相处,也需要好好沟通,不要把自己变成唐僧,把孩子当成孙悟空,把与孩子的沟通变成强加给孩子的“紧箍咒”。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有智慧的父母呢?

  多尊重少强迫。尊重是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一些父母喜欢用自己的方式与立场去强迫孩子和自己做相同的事情,忽略了孩子的想法,效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可以在孩子学习累了的时候,满足孩子的需要,给孩子找适合观看的节目,这样孩子觉得父母是尊重自己的。如果父母在强迫孩子离开电视机以后,自己却守着电视台的各种节目,会让孩子感到不公平,容易产生“以大欺小”的印象叠加,给以后的沟通添加障碍和困难。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多建议少命令。合理的建议能让孩子心情愉悦,父母要多用建议式的口吻要求孩子做事情,不要把主观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例如与孩子商量穿啥颜色的衣裳,让孩子有选择权。我见过一些家长硬性规定孩子每天穿哪件衣裳,甚至把周一到周末都安排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决定了模仿是他们学习的绝佳方法,父母多建议少命令,更容易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都用命令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

  多倾听少唠叨。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当孩子与你有不同的意见及看法时,做父母的往往会唠叨不停,试图以此方式说服孩子。成年人总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就是“不听话”。这样想是不对的,进行沟通之前首先要倾听和了解对方的意见与看法,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做,孩子对你的沟通方式产生好印象,更容易接受你所说的话,并拉近彼此的距离。如果家长很少倾听孩子的看法,总是采取唠叨的方式,久而久之,孩子必“受教”疲劳,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甚至顶撞父母。

  多提醒少限制。对孩子过多限制不但不能阻止孩子继续犯错,还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极端心理。父母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小事来提醒和教育幼儿分辨是非,用提醒以及建议的方式进行沟通更加容易让孩子信赖。例如孩子厌食,要告知孩子不吃饭产生的不良后果,并且要引导孩子养成喜欢吃饭、不挑食的好习惯。“堵”不如“疏”,疏导才是正确的方法与行为。

  沟通不是强迫,父母的“紧箍咒”念多了,难免有“失灵”的时候。做有智慧的父母,就要多与孩子沟通。善于沟通,笑口常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刘生文)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海关总署:做好中欧班列疫情防控 保障班列快速通关和正常运行

海关总署:做好中欧班列疫情防控 保障班列快速通关和正常运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