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出台“地铁禁食令”让出行更文明
出台“地铁禁食令”让出行更文明
2019年10月28日09:07 来源:新京报
服务管理水平和乘车文明同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才能越来越安全、方便。
乘客不得在地铁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不得骑行平衡车、电动车、自行车,使用滑板、溜冰鞋;具备条件的车站应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婴儿护理台等服务设施,宜开辟母婴室,设置自动取款机、自动售货机等便民服务设备……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具体来看,乘客不得在地铁内进食这一条尤其很引人关注。近些年,有关地铁内到底能不能吃东西的话题时常引发讨论,甚至还出现了诸如“凤爪女”这类备受关注和争议的公共性事件。在地方层面,“地铁禁食令”已有所执行。一些将之纳入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一些则写入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尽管执行力度不尽相同,但整体上,“地铁禁食”已具备一定的共识,《办法》可以说是对地方实践的一种确认。值得注意的是,在“禁食令”外,《办法》还特别标注婴儿、病人除外,这不啻为一种接地气的人性化对待。
另外一个关注度较高的条款,是要求不得在地铁上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乞讨、卖艺及歌舞表演,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时下,一些城市地铁上的营销、乞讨,以及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现象时有出现,除了加剧地铁内的拥挤、影响正常乘车秩序,甚至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对之“说不”,是一种必要的规范。
当然,安全、高效的轨道交通运营秩序,不只需要乘客的配合,也有赖于轨道交通服务管理本身的规范化、人性化。这方面,《办法》也对客运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空间封闭、人流量大的特征,任何细节疏忽都可能造成重大后果,这决定了保障规范、安全运行,必须在乘客行为和服务管理上有更高的要求。这是《办法》制定的逻辑起点。当然,《办法》仍只是原则性要求,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地方的轨道交通管理法规予以精准对接,具体在执行上,如一些行为是不是要纳入个人征信,以及执法主体的问题,也都需要因地制宜地在实践中探索。总之,服务管理水平和乘车文明同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才能越来越安全、方便。
□朱昌俊(媒体人)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健脾消食常吃5种酸性食物 醪糟能健胃益肺 醪糟由熟糯米发酵而来,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又名酒酿、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等。我国古代就有“人参补气,米酒养人”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米酒可止痛去积,暖胃健脾,多唾温心,常饮可使皮肤润滑有光泽。”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疏论》记载:“醪糟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因此,醪糟被很多人视为老祖宗留下的好食物。【详细】
肌肉锻炼降低癌症风险 滋阴补肾常按这穴位 人到中年,身体肌肉的数量和质量开始逐渐减少,到老年后,肌肉的力量越来越小。除了心肺耐力锻炼之外,肌肉力量的练习也很重要,它是长寿的重要因素。近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肌肉锻炼有助预防癌症,可降低两成癌症的死亡风险。【详细】
相关新闻
齐鲁晚报:地铁进食很难做到“一禁解百愁”
“地铁禁食令”出台,你怎么看?
明年4月1日起轨道列车内禁止进食
北京地铁明确禁食仍有乘客违规 不文明行为如何处罚?
地铁车厢禁食禁外放音乐
沈阳拟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你文明的样子成就了城市最美瞬间
地铁扫码乘车测试稳定 扫码坐地铁又近一步
精彩图集
下一篇:中医药“国际范儿”越来越足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