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筑牢边疆儿童预防接种免疫安全屏障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始终将预防接种安全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规范化门诊建设,不断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全力为边疆儿童筑牢免疫屏障,护航各族儿童快乐健康成长。”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芮宝玲坚定地说。
预防接种信息化平台
家长全程掌握接种信息
芮宝玲介绍说,2014年10月,乌鲁木齐市政府投入180万元,建立西北地区首家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将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全面落地。信息平台将全市各接种单位全面联网,接种单位每日疫苗接种信息、疫苗跟踪、冷链设备运行状况在网络平台一目了然。与此同时,该平台与国家管理平台对接,实现免疫规划科学管理。依托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平台,乌鲁木齐市实现新出生儿童24小时内建卡建证,儿童从出生建卡到每阶段疫苗接种信息,全程电子记录。
2016年,平台系统建设不断延伸扩展,建立数字化智能化预防接种门诊,目前乌鲁木齐地区已建成55家数字化门诊。乌鲁木齐市推出免疫规划微信公众号服务,乌鲁木齐地区家长只需在“乌鲁木齐免疫规划”微信公众号中输入儿童编码或出生日期、家长信息等,就可以全面了解孩子目前详细的“接种记录”、社区医院信息、注射疫苗批次等信息;发送上传宝宝接种疫苗后各类症状,就可以得到医生网上指导;“下一针预约接种”可直观看到孩子的接种计划,通过“微信取号”功能,网络预约接种时间。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查找离自己最近的接种点、相关各类疫苗的存量、疫苗生产厂家、价格等信息,以及电话预约接种时间。与此同时,微信公众号还定期推送预防接种信息和防病知识,让家长全面掌握儿童健康知识。
同城共享
安全高效预防接种服务
芮宝玲接着介绍说,乌鲁木齐市以维持无脊灰状态为抓手,完善免疫规划管理。针对乌鲁木齐市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的现状,2014年出台《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实施办法》,将流动人口儿童纳入全市免疫规划体系常态化管理,确保各族儿童同城共享国家免疫规划惠民政策,全面筑牢边疆儿童免疫屏障。随着全疆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的推广,将实现接种信息异地共享,各类信息可在新疆全省范围内转移、查询。如果外地儿童来到乌鲁木齐,只需把接种信息转移过来,即可实现孩子疫苗接种无障碍。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各区(县)根据辖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人口密度、地理条件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情况,合理设置预防接种单位。按照就近就地、方便群众的服务原则,预防接种门诊实行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末半天开放接种服务。
严守疫苗安全接种关
严把接种门诊准入关
芮宝玲最后说,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安全,实行疫苗全流程溯源管理。2018年1月实施实名制接种及电子知情同意管理,疫苗出入库信息化管理、冷链设备实时温度监测、接种疫苗知情同意电子化档案、疫苗(一、二类)实名制接种、数字化门诊网上预约接种等功能,中心严守疫苗安全关,信息平台可实时检索各类疫苗的受种者信息、疫苗批号及疫苗库存情况,为第一时间叫停、封存问题疫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心严把规范化预防接种单位准入资格,通过规范化预防接种单位初审和复审工作,对接种单位按照门诊设置、基础条件、免疫接种服务、免疫接种率、疫苗和冷链管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专业技能考核、常规业务工作8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审,凡未取得规范化门诊资格的预防接种单位,一律不准开展二类疫苗接种工作。在层层审核和严格把关下,乌鲁木齐地区预防接种单位数量由2015年的351家减少至132家,确保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
近年来,乌鲁木齐地区免疫规划工作成效不断凸显,2018年,乌鲁木齐地区麻疹等国家规划类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新低,维持无脊灰状态24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65%以下,麻疹发病率降至0.14/10万,无儿童甲肝病例。(李新凤 宋宁)
芮宝玲(左一)指导艾滋病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分析
走进疾控 发现亮点
筑牢边疆儿童预防接种免疫安全屏障
——访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芮宝玲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始终将预防接种安全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规范化门诊建设,不断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全力为边疆儿童筑牢免疫屏障,护航各族儿童快乐健康成长。”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芮宝玲坚定地说。
预防接种信息化平台
家长全程掌握接种信息
芮宝玲介绍说,2014年10月,乌鲁木齐市政府投入180万元,建立西北地区首家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将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全面落地。信息平台将全市各接种单位全面联网,接种单位每日疫苗接种信息、疫苗跟踪、冷链设备运行状况在网络平台一目了然。与此同时,该平台与国家管理平台对接,实现免疫规划科学管理。依托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平台,乌鲁木齐市实现新出生儿童24小时内建卡建证,儿童从出生建卡到每阶段疫苗接种信息,全程电子记录。
2016年,平台系统建设不断延伸扩展,建立数字化智能化预防接种门诊,目前乌鲁木齐地区已建成55家数字化门诊。乌鲁木齐市推出免疫规划微信公众号服务,乌鲁木齐地区家长只需在“乌鲁木齐免疫规划”微信公众号中输入儿童编码或出生日期、家长信息等,就可以全面了解孩子目前详细的“接种记录”、社区医院信息、注射疫苗批次等信息;发送上传宝宝接种疫苗后各类症状,就可以得到医生网上指导;“下一针预约接种”可直观看到孩子的接种计划,通过“微信取号”功能,网络预约接种时间。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查找离自己最近的接种点、相关各类疫苗的存量、疫苗生产厂家、价格等信息,以及电话预约接种时间。与此同时,微信公众号还定期推送预防接种信息和防病知识,让家长全面掌握儿童健康知识。
同城共享
安全高效预防接种服务
芮宝玲接着介绍说,乌鲁木齐市以维持无脊灰状态为抓手,完善免疫规划管理。针对乌鲁木齐市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的现状,2014年出台《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实施办法》,将流动人口儿童纳入全市免疫规划体系常态化管理,确保各族儿童同城共享国家免疫规划惠民政策,全面筑牢边疆儿童免疫屏障。随着全疆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的推广,将实现接种信息异地共享,各类信息可在新疆全省范围内转移、查询。如果外地儿童来到乌鲁木齐,只需把接种信息转移过来,即可实现孩子疫苗接种无障碍。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各区(县)根据辖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人口密度、地理条件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情况,合理设置预防接种单位。按照就近就地、方便群众的服务原则,预防接种门诊实行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末半天开放接种服务。
严守疫苗安全接种关
严把接种门诊准入关
芮宝玲最后说,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安全,实行疫苗全流程溯源管理。2018年1月实施实名制接种及电子知情同意管理,疫苗出入库信息化管理、冷链设备实时温度监测、接种疫苗知情同意电子化档案、疫苗(一、二类)实名制接种、数字化门诊网上预约接种等功能,中心严守疫苗安全关,信息平台可实时检索各类疫苗的受种者信息、疫苗批号及疫苗库存情况,为第一时间叫停、封存问题疫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心严把规范化预防接种单位准入资格,通过规范化预防接种单位初审和复审工作,对接种单位按照门诊设置、基础条件、免疫接种服务、免疫接种率、疫苗和冷链管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专业技能考核、常规业务工作8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审,凡未取得规范化门诊资格的预防接种单位,一律不准开展二类疫苗接种工作。在层层审核和严格把关下,乌鲁木齐地区预防接种单位数量由2015年的351家减少至132家,确保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
近年来,乌鲁木齐地区免疫规划工作成效不断凸显,2018年,乌鲁木齐地区麻疹等国家规划类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新低,维持无脊灰状态24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65%以下,麻疹发病率降至0.14/10万,无儿童甲肝病例。(李新凤 宋宁)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