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献血纳入征信”本不该引发质疑
“献血纳入征信”本不该引发质疑
2019年11月27日07:4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近日发布通知,提出探索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体系。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11月2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表示,不献血不会影响个人信用,更不会带来惩戒措施。
针对“探索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体系”,有批评的声音认为,无偿献血秉持自愿原则,不献血不应该被当作失信来惩戒。有人进而提出质疑,认为征信系统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可以看做是对上述质疑的正面答复。其实,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是个人信用加分项,这一点在先前下发的通知当中已有体现,这位负责人的表态,主要也是重申了这个通知的相关内容。
这个通知在这方面的表述是:“健全无偿献血激励机制。各地应当探索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建立个人、单位、社会有效衔接的无偿献血激励机制,对献血者使用公共设施、参观游览政府办公园等提供优惠待遇,定期开展无偿献血表彰活动。”对这段话进行前后对照可以看出,激励、优惠是献血与征信挂钩之后采取的行动,针对的是献血者而非不献血者。可见,认为不献血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甚至得到惩戒,是一种过度解读。
一听说纳入征信系统就想到失信惩戒,是“献血纳入征信”引发质疑的重要原因。实际上,既有惩戒又有奖励,才是征信体系应该具备的两种手段,只看到惩戒却看不到奖励,属于一种单边思维模式,很容易导致以偏概全和片面理解。
“献血纳入征信”引发质疑,也不能全都怪质疑者。近年来,一些地方征信体系建设过于注重惩戒而忽视激励,导致人们对惩戒措施很熟悉,却不知道或不相信还能给予奖励,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固定思维——即使奖励性条款被罗列出来,也可能被忽视了。
从制度设计的初衷来看,“献血纳入征信”本不该引发质疑,然而却一度引起不小的质疑,除宣传和沟通存在不足外,一些地方征信系统建设重惩戒轻奖励的做法,恐怕更值得思考。奖励守信者和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这样的激励机制不可或缺,理应作为与惩戒同等重要的举措,共同推进社会诚信与文明建设。(罗志华)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健脾消食常吃5种酸性食物 醪糟能健胃益肺 醪糟由熟糯米发酵而来,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又名酒酿、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等。我国古代就有“人参补气,米酒养人”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米酒可止痛去积,暖胃健脾,多唾温心,常饮可使皮肤润滑有光泽。”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疏论》记载:“醪糟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因此,醪糟被很多人视为老祖宗留下的好食物。【详细】
肌肉锻炼降低癌症风险 滋阴补肾常按这穴位 人到中年,身体肌肉的数量和质量开始逐渐减少,到老年后,肌肉的力量越来越小。除了心肺耐力锻炼之外,肌肉力量的练习也很重要,它是长寿的重要因素。近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肌肉锻炼有助预防癌症,可降低两成癌症的死亡风险。【详细】
相关新闻
卫健委: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体系是一种激励措施
献血纳入征信,让“有爱的人”成为时代宠儿
无偿献血证有了电子版
计算思维将被纳入PISA2021测试
超七成受访者支持将日常生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信用惩戒也要“讲信用”
迎接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 云大留学生组团献血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长春市失信联合惩戒平台上线运行
精彩图集
上一篇:四川省巴中市:赵秀楼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