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一线医护人员如何打好心理“防疫战”?

2020-03-01 21:52


编者按: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持久战里,一线的白衣天使是我们最大的英雄。但面对疫情危机和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他们同样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何帮助身处防控一线的他们疏解焦虑情绪,对抗压力?

本期科普专家:吴大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

一、一线医护人员身心容易出现哪些变化?如何提前进行预防及干预?

作为一线医务人员,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个时候心理压力远远大于一般的普通群众。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确诊的病人,隐性的感染者或一些严重的重症患者以及危重症患者,所以他们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

所以,医护人员要有心理准备。需要去鉴别和察觉自己的心理表现,不去否认这个感觉,要去察觉到了什么程度,具体有哪些表现。第一个表现是疲劳,因为要工作,而且是穿防护服工作,一般来讲是4个小时,但是在前紧张的时候会6到8个小时,所以,会非常的疲劳和紧张。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感觉一种耗竭的状态,身心都耗竭掉了。

另外一个突出表现是焦虑不安。我们在前期做一些评估的时候,发现一线医护人员的焦虑值是比较高的,需要帮助的分数、内心需求都是非常高的。

前期还有一个特点是失眠。失眠的感受是非常不好的,不仅使人感觉身心疲劳,还会降低人的免疫力。医务人员在工作时都很投入,到休息的时候还会处于亢奋当中,导致想睡睡不着。很多医务人员都容易出现这个状况,前期就开始有睡眠障碍,有些容易惊醒。这也是在第一个阶段比较突出的心理表现。

那么当医务工作者有焦虑情绪的时候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和他进行交流,让他表达出内心的焦虑,内心的恐惧。不是每个人去上了战场,上了一线,都能做到泰山压顶不动摇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焦虑、出现了恐惧、出现了害怕,是人的基本反应。所以不能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行;也不能因为你的同事出现这个问题,就否定他。我们应该去接纳它,这是一个基本的自我防护的原则。

另外,在给医护人员做心理干预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医护人员担心的是什么,这样才会有方向感,才能够达到他内心的需要。医护人员常见的担心有几个方面:第一,担心家人的健康,担心自己会传染给家人,这应该是他最主要的担心;第二,担心家里老人没人照顾,担心孩子没人管,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冲突。

二、疫情后,一线医护人员对职业有倦怠感,应该如何安抚?

年轻人、中年人、工作比较久的人,他们对职业的理解、领悟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得到了升华,工作的升华,人生的升华,他可能更能够去理解、接纳自己的职业。有一部分人也认同自己的职业,但是当他面对这个情景的时候,可能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反应。

从每个人的表现来讲,我们有时候需要深层次的交流,引导他对职业意义的深度思考,增强职业的荣誉感。比如,这个职业带来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由此,让医护人员得到对职业的升华。当然,每个人对职业的理解不一样,在交流的时候,谈的层次也不一样。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促健康 展风采

促健康 展风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