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疫情当前,普通人如何自我调整心态?

2020-03-02 02:22


编者按:疫情当前,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员。虽然没有一线抗“疫”工作者那么大的身心压力,但疫情的延长、爆炸式讯息的输送等,也让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焦虑、恐慌、紧张、担心。该如何自我调适,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

本期科普专家:吴大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

一、普通人自我调适有哪些方法?

第一,面对疫情遇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自我心理恐慌的问题,要积极察觉,不能否认,要去接纳自己的恐惧。作为一个普通人,社会人,肯定会有恐慌情绪的,这个时候要察觉自己的情绪。

第二,一定要去了解权威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这是做好心理防护的前提。现在信息很多,这个时候就要有理性的判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情绪化的,首先要有理性判断。

对待疫情,包括以后可能的一些公共事件或者自然灾害,或者人生所遇到的挫折,我们既不悲观,也不过分乐观。我们一定要接纳这个事实,然后才有可能去应对。

第三,最主要的一点,个人的心理防护是持久战。战“疫”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心理应对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接纳这个过程。对我们普通人来讲,这样的心理防护才是做到位了。

那在疫情过去后,我们应该要让自身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得到提升,感悟生命需要、珍惜生命,更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这样我们就能够更顺利地处理生活当中的一些困难,更好地应对下一步的心理压力,包括一些创伤。

二、普通人如何做简单的心理测评?

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心理反应,用专业词叫应激反应,通俗表达叫压力反应。一个月内我们称为急性应激反应,会有恐惧、紧张、焦虑;一个月以后,也会出现一些延迟性的反应。 实际上,很多人在第一个阶段、第一个月的时候没有急性应激反应,到了一个月以后才可能出现一些反应。

针对急性应激反应,目前有一个心理健康自评问卷,也叫SRQ,是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一个问卷。它有20个问题,答是,就记1分,答否就是0分,积分累积大于等于7分以上,就说明这一段时间心理反应比较大,需要求助。可以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寻求帮助,也可以去医院进行相关心理方面的帮助。这是一个初步的鉴别,告诉我们如果心里压力达到这个值,就需要做好自我调整。

如果自我调整后,心里还不能够平静,那么就可能需要去找心理专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地交流。但现在由于疫情,很难去找一对一的咨询,所以建议要多寻求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资源,谈一谈,聊一聊。比如说有哪些困难,可以和朋友、亲戚、老师、同事进行求助,得到了心理支持,压力就会减轻。(肖春芳)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我国将制定短缺药品清单 允许企业直接挂网、自主报价 

我国将制定短缺药品清单 允许企业直接挂网、自主报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