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阳气容易从五个地方漏掉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行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阳气充沛时,我们的眼睛才能看清,耳朵能听清,口味能辨清,呼吸能畅清,心境能静清。然而,现在很多人虽注重养生,补了很多,但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却把补进来的精气都给漏掉了,以至于身体亏虚,阳气不足,显得没有精神。因此,想要阳气充沛、精力十足,就要把容易漏气的窟窿堵住。
眼睛。眼睛属木,木能化火,火足则睛明。若阳气不足或过度用眼,就会消耗气血,影响视物。肝开窍于目,目受肝之精血滋润和滋养方能视物清晰,若无滋润或滋养,就会眼干眼涩。因此,日常要避免久视。电子产品单次使用不宜超过15分钟,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另外,也可做“转睛功”,每天睡前醒后,眼珠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36圈。
耳朵。耳为肾所主,耳为诸脉之所系,直接循行耳部的经脉有三焦经、胆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加之别出的络脉循行于耳,因此,耳为经脉聚会之处。用耳过度,必会损伤十二脉经气,由于万物起阴而用阳,当先伤其阳气。想要护耳,其实很简单,对于已经造成听力损伤的,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一些宁心静志的药物;日常护耳,最天然的方法就是闭耳休息,别给耳朵制造噪音,比如减少戴耳机的时间,少去人多嘈杂的地方,最大程度减少声音刺激。
舌头。口味儿清淡能补脾胃,脾为人体的“后天之本”,能养四脏。若脾胃不佳,会伤阳伤脏腑。然而,很多现代人每天都在做着伤脾胃的事,过食肥甘厚味、嗜酒抽烟、爱吃生冷食物。中医学认为,大味至淡,例如婴儿吃的母乳。由于万物与人同生自然之间,人又为万物所养,很多食物天然淡味,因此,我们在烹饪时应注意保持食物的原貌,少用佐料。虽然人生五味杂陈,还是至淡乃清欢。
鼻子。中医认为,病邪入侵人体,多从口鼻而入。如果阳气衰减、肺气不足,不能抵抗风寒,身体就会跟着遭殃。同时,和饮食一样,臊、焦、香、腥、腐五气皆不可过,过之则为害。只有鼻根清净,才能辨别正常气味和异常气味,如异味扑鼻,我们会及时避之,防止对人体的伤害。如何护鼻,生活中建议大家早晚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早上出门和晚上回家后,除了洗手洗脸外,多加一个洗鼻的步骤,这对增强鼻腔的抵抗力很有效果。
大脑。意根清净,神游于八达之外而不用拘泥于琐事之中,才活得自在健康。若思患无穷,则消耗自身体力和阳气,身体又怎么会健康呢?《黄帝内经》中说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意思是说,意志调和就会精神集中、思维敏捷,魂魄正常活动而不散乱,没有懊悔、愤怒等过度的情绪刺激,五脏的功能正常而免受邪气的侵袭。意根清净,就不会被生活中的小事而拘束。因此,生活中,保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对健康很重要。▲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