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高铁上不妨“食不言”

2020-04-10 15:00


日前,因在高铁上摘下口罩吃饭,几位乘客起了冲突。围绕于此,网友也吵得不可开交:一方认为,长时间旅程,吃点东西怎么了?另一方则反驳,密闭空间摘口罩吃饭,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平心而论,两边说法都有道理。疫情还未结束,谨慎一点是必须,当然也不用杯弓蛇影。依照规定,高铁并没禁食。而随着复工复产加速,车厢人流密度渐渐上来,不吃饭或限定大家分时分区吃饭,只怕也难操作。再进一步看,不只在高铁、航班上,如今很多餐馆都已开放堂食服务,不让顾客摘口罩,又怎么做生意?

因“疫”废食虽不足取,但疫情之下在公共场合怎么吃饭,确是一个值得琢磨的现实问题。有效防疫要讲科学、讲理性。破解上述分歧,也该由此入手。所谓飞沫传播,即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也就是说,吃饭行为本身并不是飞沫的传播方式,不必过度焦虑。在公共场合,摘下口罩独自埋头吃饭,同时与他人保持距离、不聊天,就会极大降低飞沫传播的风险。

长远来看,眼下有关“公共场合怎么吃饭”的讨论,也不只是“疫情限定”。经过一疫,全社会都在反思一些习焉不察的行为习惯。在笔者看来,“食不言、寝不语”有必要再次重申强调。有专家指出:说话交流易产生飞沫,而大声吵嚷更会将飞沫喷远达6米。从这个意义上说,平时吃饭不聊天,讲话不粗声大气,喷嚏咳嗽掩住口鼻,既是最简单的防护,也是人人可以养成的习惯。这不仅是防疫之需,也是文明之需。

抗击疫情也是淬炼文明素养的熔炉。坚持疫情期间养成的好习惯,在今后的每一个日常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仅能减少矛盾、化解分歧,还能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战斗在抗疫一线女院士陈薇:以最充分方案做最长期奋战

战斗在抗疫一线女院士陈薇:以最充分方案做最长期奋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