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疫情如何影响中小学生家庭

2020-04-28 00:21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学生家庭的冲击,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一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调研显示:疫情在不同程度影响我国中小学生正常生活、健康、生活的同时,也对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安排相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西安交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开展的这项《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研,采用网络问卷方式,对西部地区代表省份——陕西省的6所城市、农村中小学进行整群抽样、对全国其他省份中小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通过对1.2万余份调查样本的深入分析,系统研判疫情对我国社会带来的全面影响,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危机、加速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事实参考。

  “调研发现,疫情对中小学生学业的影响,与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关系较大,这样的差别在城乡学生身上体现较为明显。”西安交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课题组负责人杜海峰表示,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父母学历普遍较低,职业类型偏向体力劳动型,使得在农村学生的学业辅导中,家长参与度较低,在无形中拉大了城乡学生发展的差距。

  参与调研的中学生,有四成认为“家庭经济因疫情受到了负向冲击”。特别是非独生子女和农村学生,认为“可能受到影响”的比例超过半数。“这与农村学生父母多为农民或外出务工者,疫情期间遭遇大面积‘停工’‘农产品滞销’等带来的影响有关”。

  同时,城乡学生拥有电脑的比重差距较大。数据显示,相较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网课开设率要低10%。农村学生因网络、学习设备、家庭环境嘈杂等原因造成网课学习受阻的比例,均高于城市学生。这其中,作为网课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城市学生电脑的拥有率为90.38%,农村学生的电脑拥有率为37.06%,“这样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疫情带来的正面影响也值得关注。

  疫情期间,学生父母居家比例较高,亲子关系在各方面得到改善。杜海峰介绍:“特别是子女与父亲的沟通频率、亲密程度,父亲对子女学业辅导的参与度都显著提升。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在疫情期间发生了转变,更多学生认为父母更趋向于‘民主平等型’。”

  “值得欣慰的是,40%的孩子能够感受到疫情对家庭的冲击。这从侧面反映出孩子们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关心。”杜海峰说,因为疫情,一家人相处的时间更多,学生的抑郁、自卑、喜欢孤独、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有所缓解。

  调查同时显示,我国网络课程教学目前处于“适应性冲突”阶段——网课开设率与参与度较高,但教学效果仍待进一步提升。四成受访学生表示,网课学习效果不如线下正常教学效果。“这次大规模的教育信息化普及试验中,网课教育为弥合教育不公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对各级教育机构治理能力提出全新挑战。”杜海峰表示。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全社会都是这门课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根据调研结果,课题组提出:国家应继续稳步推进农村“脱贫攻坚”及西部地区就地就近城镇化进程,让农村父母不再进行较远距离流动,降低留守儿童比例,为农村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客观条件与物质基础。

  此外,如何更好地安排网课、提升线上教育质量,也成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课题组建议,国家教育政策应进一步与发展战略统筹协作,加强对贫困与农村家庭的经济与教育扶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网络素质、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线上教育管理水平,更有效解决教育资源中的不均衡发展状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通讯员 朱凡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年轻宫颈癌患者迅速增加

年轻宫颈癌患者迅速增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