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发现白内障千万别拖!

2019-06-07 19:55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直播答疑发现白内障千万别拖!

2019年06月03日10:33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白内障不痛不痒,再加上国内有定期体检习惯的老人不多,部分老人一发现就已经是成熟期的晚期白内障了!” 白内障患者出现晶状体混浊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现,别拖!越早治疗越好。

得了白内障怎么办?白内障手术怎么做?在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6月5日(周三)16:00-17:00,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宋旭东将做客“人民好医生”直播问诊栏目,在线解答您的问题!欢迎扫码观看直播!

 

专家简介:

宋旭东,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从事眼科专业30年,是国内较早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医生之一。

擅长:手术处理各种复杂白内障问题,尤其在晶状体半脱位、儿童白内障等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白内障手术拖不得

“本来一个小的眼睛手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可能变成眼科较大、较复杂的手术,不仅费用高,损伤大,并发症也多,还可能引起青光眼甚至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 宋旭东主任提醒,白内障一定要尽早治疗。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都没有研发出特效药能够阻滞和缓解白内障疾病的进展。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手术的主流方法。

“现在手术很快就可以做完,一般来讲,术后第二天就可以看清东西了,一周基本恢复视力。”宋旭东主任介绍,超声乳化术是在患者眼角膜边缘切一个约2~3mm的切口,伸入超乳探头,将混浊的晶状体和皮质击碎为乳糜状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统将乳糜状物吸出,同时保持前房充盈,然后植入人工晶体,使患者重见光明。

然而,在临床中,有些患者由于没能及时手术,晚期白内障成熟后悬韧带断裂,掉落到眼球内,或者囊膜破裂,晶体内混浊的蛋白质进入眼内,可以引发无菌性的炎症,就要做玻璃体切割手术。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白内障

白内障主要表现:视力减退,无痛感;看颜色不鲜艳;看东西觉得颜色偏黄或褐色;在强光下,视物会觉得刺眼;视物模糊甚至出现光圈;眼前好像有一层膜遮盖似的有暗影。

出现以上症状,提示您该去看眼科医生了。

儿童也会得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致盲或低视力最主要的先天性眼病,而治疗效果与手术时机的选择密切相关。如果7天后发现宝宝眼睛不能随着光线游走,抓不到眼前物品,甚至瞳仁发白,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是否患有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不红、不痛、不痒,只是影响视力。很多家长较晚发现孩子见光没反应或孩子年龄较大时才发现,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建议孩子出生后在1个月内做新生儿眼疾筛查,满月至出生3个月内做眼部常规检查。

还有什么白内障防治方面的问题?欢迎收看本期直播!

如何提问和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进入“名医直播”栏目进行提问。

重要提示:

提问尽可能详尽,如年龄、性别、具体症状等写清楚。诊断证明、照片可在“提问框”右下角内添加图片发送。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咨询、就诊建议,作为您的就医参考,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

(责编:林成汉、权娟)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推荐阅读

人每天需要四个拥抱 心理滋养是最好的养生   拥抱是人类在子宫内的第一感觉,即使1.5厘米的胚胎都能感受到。然而伴随着成长,我们却在逐渐丧失这项“本能”。尤其是步入社会后,快节奏、压力大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推越远。即便是最亲密的家人、爱人之间,似乎也无暇拥抱,遗忘了我们最初的温暖记忆。你有多久没跟家人、孩子、爱人拥抱过了?【详细】

人到中年七个退化 坚持五种训练益寿延年!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也会发生退化,各种慢病也会接踵而来,怎么办?【详细】

夏季养生重养心,常按6穴位除烦消积   五月夏季开始,阳光越来越旺,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伏阴于内,夏季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暑邪侵袭,让自己舒适地度过这个夏天呢?【详细】


相关新闻

白内障,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

滴眼药水可治疗白内障? 专家:没有明确疗效

白内障该手术时别拖着

白内障的发病原因是什么?白内障治疗方法有哪些?

白内障发病率与年龄有关

滴眼药水无法逆转白内障

老人患有白内障吃什么好? 这几种食物利于缓解白内障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得白内障?是怎么回事?


精彩图集

初夏要严防心脑血管病!

生命在于运动

心肺耐力强,女性心脏好

太阳镜最好两年一换

闭目养神 养生妙方!

饭后散步有助养生

服药,别忘这几个原则

年轻时心情差,老了爱忘事

抗癌生活做好五件事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第一届“互联网+健康中国”科普大赛获奖作品名单揭晓

第一届“互联网+健康中国”科普大赛获奖作品名单揭晓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