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心理专家就隔离人员和密切观察者自我心理调节给出五点建议
人民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崔元苑)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健康服务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针对隔离人员和密切观察者应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及开展流调工作过程中如何疏导工作对象的心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石川提出相关建议。
对于隔离人员和密切观察者的心理调节,石川建议:
第一,理解被隔离的必要性。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的必然要求,目的是为了保障他人和自身的安全。隔离环境有利于病情观察。隔离人员有任何身体和心理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要把安心隔离视做是自己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把常规核酸检测作为一次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的机会,积极配合。
第二,尽快熟悉隔离环境和规则,主动向工作人员了解相关信息。
第三,定时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家人和朋友分担、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和想法,感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第四,要规律作息。哪怕在隔离期间,也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例如阅读、运动等等。
第五,下载使用官方推荐的网络心理支持系统,听有助于情绪放松的一些冥想、正念放松音乐,必要时拨打提供的热线电话,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在开展流调工作过程中,石川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要设身处地地共情,理解工作对象在这种处境下可能会有抵触情绪,要有耐心、充分包容。对于操作流程要给予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注意言语方式,不要过于生硬。对于不合作者,要先倾听,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们这样做既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作为一个公民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让他们有这种承担责任的成就感和认同感。对于情绪特别激动的,可以暂缓流调,根据情况由隔离点管理人员或心理救援团队接手处理。
二是告诉工作对象会对他们的个人信息保密,只有相关的工作人员才能获取他们的信息,打消他们的顾虑。
三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被隔离人员反馈问题时,要认真对待,积极向管理部门反馈,给予回应,增加信任度。
·
上一篇: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内防反弹工作
下一篇:老人误食枣核 下沉干部援手送医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