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史伟云:应通过网络培养及交流 快速提高基层眼科医生水平

2020-05-23 15:58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近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0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在22日举行的主题为“加快推进防盲治盲体系建设 加速引进眼科创新药物”的圆桌论坛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学组组长史伟云发言时表示,应通过网络培养和交流,快速提高基层眼科医生水平。

“‘十三五’以来,我国一直大力推进防盲治盲工作,眼部疾病的可治性提高。”史伟云说,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推进、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和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类似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患者在减少。

史伟云表示,与此同时,仍有问题存在。眼科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基层误诊误治情况较多,新药开发与创新药物较少,国外先进的眼科器械无法通过较为捷径的审批途径进入国内等。

“今年两会,我也带来了关于眼科器械的议案。”史伟云介绍,我国眼科医疗器械大部分由国外引进,例如人工角膜的临床应用较少,生产利润低,因此国内生产人工角膜的厂家少,国内类似小众产品市场对患者并不友善,希望国家可以开设小批量或罕用医疗器械绿色通道,为用量较小的眼科医疗器械或其他疾病医疗器械提供特殊审评通道。

史伟云表示,随着我国药品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创新药物被纳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让患者切实受益。当前两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以罕见病和肿瘤药物为主,但其它疾病领域的用药需求同样不容忽视。

对于眼科疾病治疗药物纳入第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的问题,史伟云认为,临床急需药列入新药名单,在国家药监局就能享受审批绿色通道,可以快速应用于临床,有利于患者治疗。

我国眼科疾病治疗手段相对匮乏,无法完全支撑庞大的患者人群,如何改善此类局面?史伟云表示,首先,大力发展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眼药、器械,包括检查器械、手术器械等,引进国外先进的新药和医疗器械,培养眼科人才;其次,通过目前的网络培养和交流,快速提高基层眼科大夫水平。

2020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2020年CSCO乳腺癌指南 “云发布”

2020年CSCO乳腺癌指南 “云发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