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夷征宇:依靠“社会共治”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人民网北京5月28日电 近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0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在25日举行的主题为“大国战略:药物创新与质量”的圆桌论坛上,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夷征宇表示,药品管理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社会共治原则,行业协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进而做到“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
药品标准体系的完善推动着中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药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所以这个行业也很特殊,由政府来主导和制定各类政策,法规以及药品标准。多年来,国家已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药品标准体系,如中国药典、注册标准等。”夷征宇说,“而药品标准化工作早在1949年就已启动,并被作为改变当时我国医药产业基础薄弱,缺医少药局面的战略性措施。第一版中国药典于1953年问世,每五年更新一次,这也是中国药品质量的评判标准。”
夷征宇认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差异化的标准,其中团体标准的价值发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坚持监管服务并重,在严守药品安全底线的同时,要追求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特殊品类的药品,要制定特殊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帮助行业提升认识、加强管理,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和可及性。比如窄治疗指数药物,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技术规范。这类药物中包含了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抗肿瘤等多种疾病领域的临床常用药,与患者的用药安全息息相关。这类药物的剂量或血药浓度发生较小的差异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治疗失败和/或药物不良反应,所以对这类药物的质量管理,应该更加的严格。
以多元化的治理手段通过“社会共治”促进对药品进行全方位管理
“去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明确提出社会共治原则,提出药品管理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的原则,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药品质量,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夷征宇说。
夷征宇表示,应以更加多元化的治理手段对药品进行全方位管理,社会共治主体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媒体、公民等全方位的参与。除政府外,企业应主动增强药品管理质量意识,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而行业协会需加强行业治理,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行业进步发展;媒体要在法律的框架下,积极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公民要积极参与行使自己的权利,各司其职、各尽其职,构筑起药品质量坚固防线。
针对如何发挥好行业协会对于政府和企业的纽带作用问题,夷征宇说,这次疫情就是很好的案例,疫情发生以后,协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好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桥梁,通过网上平台及时准确地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决策传达到每一家会员单位,同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参与疫情防控的重要信息和恢复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起到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协会主办的《上海医药》杂志,线上线下同步推送抗击疫情的相关信息,邀请编委专家秉承科学严谨的精神,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分享疫情防控相关的最新信息。协和同时积极组织策划了多场线上直播活动,帮助企业理解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