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应亚珍:建设多层次的健康保障体系 构成方协同发展是基础
人民网北京5月29日电 28日,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院长应亚珍做客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完善健康保障体系 构建美好生活”专场论坛上,应亚珍提出,要建设一个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要以各部分健康发展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作用,打通业务流和信息流。
首先,多层次保障体系各部分要健康发展,包括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这也是各方协同发力的基础。
应亚珍分析指出,各部分所面临的挑战和主要矛盾不太一样。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一方面是筹资与保障需求的矛盾,相对于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障的需求,基本医保所提供的保障比例、保障范围还显得不够。另一方面是保障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除了服务利用、享有上的差别之外,不同医保制度、不同地区间的保障水平、筹资水平,以及一些客观条件差别很大。保障水平的差距可以概括到15%这个数据上。比如就住院实际报销比而言,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大致相差15个百分点,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实际报销比的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也都相差15个百分点。职工医保的人均筹资大约是居民医保的5倍,就客观情况差异说,比如各地职工医保的在职退休比,高的地区达到7.3:1,低的东三省都不到2:1。在医疗救助方面,最主要的挑战还是筹资不足,加上医疗服务领域的特殊性,筹资的充足度与有效性又不匹配,这是制度难点。就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而言,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规模不足与老百姓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认同度还不够高。
应亚珍认为,多层次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必须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力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已经明确,要强化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功能,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社会慈善捐赠,支持医疗互助有序发展。
打通业务流、信息流,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是实现各方协同发展的重要途经和手段,也有利于各方降低监管成本、提升运行效率,还有利于优化经办服务、减少繁琐手续,“让网络多跑路 、让百姓少走路”。
最终,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医保制度体系,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