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植物捕蚊靠不住

2019-07-03 22:43


植物捕蚊靠不住

赵可佳

2019年07月03日14:44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大自然食物链中,总是动物占上风,以植物为食。然而,有一类植物会诱惑昆虫自投罗网,将其化为腹中餐,这就是神奇的食虫植物。有人看到商机,将其出售,打出“驱虫、吃蚊子”的宣传语吸引消费者。食虫植物真的有这功效吗?为此,《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讲解员高源。

  食虫植物有多种类别,其外观、捕虫机制等都各不相同。高源介绍说,目前在花卉市场上,猪笼草、瓶子草、捕蝇草这三种是最常见的。猪笼草如其名,形状像猪笼,呈圆筒形,顶端笼口边缘有一圈光滑的“唇”,还有一个“盖子”。它的唇口能分泌具有麻醉效果的蜜露,吸引昆虫掉入瓶中,被其中的消化液、蛋白酶消化吸收,且瓶壁非常光滑,昆虫很难爬上来,就像掉入一座“水牢”。瓶子草的捕虫机制与猪笼草相似,只是瓶身多为直立,也更加细长。捕蝇草被称为“致命铁夹”,每株叶的顶端都长了几个贝壳一样的捕虫器,边缘有锋利的“牙齿”,好似张着“血盆大口”等待猎物。当昆虫被它分泌出的蜜汁引诱,碰触到夹子上的感觉毛两次,捕虫器就会迅速闭合,把昆虫关起来慢慢消化掉。高源表示,商家常会宣传猪笼草能够捕捉蚊虫,其实这是夸大了它的功能。猪笼草和瓶子草分泌的蜜露主要吸引甲虫和蚂蚁,要对付蚊蝇,还是另外两种食虫植物——茅膏菜和捕虫堇更可靠。

  茅膏菜的形态各异,叶片都密布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下璀璨夺目,这是它们捕猎的“武器”。当昆虫被这些蜜露粘住,茅膏菜的叶片就会卷起来,防止昆虫挣扎逃跑。捕虫堇的形态有点像多肉植物,呈莲座状生长,表面有细小的腺毛,能分泌黏液来捕捉昆虫,蚊子、苍蝇飞过来,就会被粘住。它的叶片不会卷动,但能分泌抗昆虫变质、腐烂的物质,凹形的叶面还能让猎物挣扎时越陷越深。高源提醒,这两种食虫植物虽然能捕蚊蝇,但购买时要选择植株较大的,且应保证有一定数量,否则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另外,很多人疑惑,食虫植物买回家状态并不好,吃不了几只虫子。这是因为,食虫植物是有些“娇气”的,其生长对环境等因素要求较高。高源解释,它们多在热带生长,非常喜欢潮湿、光照。像猪笼草,如果环境湿度差,笼体会很快干枯、干瘪;光照缺乏时,食虫植物的捕虫器会退化,有时需要人为补光。它们对水质也很挑剔,因根系普遍弱小,有矿物质的水会伤害它们,所以需用纯净水浇灌。此外,还要重视通风,让植物多与户外接触。

  最后要提醒的是,食虫植物虽然有趣,但也禁不起“逗弄”。如捕蝇草的夹子,一生只能开合四五十次,经常闭合会让它过早枯萎;也不要人为喂它过大的昆虫或鸡肉、牛肉等食物,若消化不了,叶片很快就会退化、变黑。▲

(责编:李轶群、杨迪)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推荐阅读

营养早餐"三要三不要" 辰时吃早餐养胃气   营养早餐是健康生活的开始,但有多少人能做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早餐品种不超过两类,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吃早餐。一份营养早餐到底长啥样?【详细】

腹部赘肉太顽固?那你应该试试这些动作   近年来,中国人不仅肥胖人数升得快,而且多以向心型肥胖(梨型身材)为主,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挺起了大肚腩,想要减掉他们却还不易,这些赘肉也将增加脂肪肝、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风险。腹部赘肉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来减肉?【详细】

人每天需要四个拥抱 心理滋养是最好的养生   拥抱是人类在子宫内的第一感觉,即使1.5厘米的胚胎都能感受到。然而伴随着成长,我们却在逐渐丧失这项“本能”。尤其是步入社会后,快节奏、压力大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推越远。即便是最亲密的家人、爱人之间,似乎也无暇拥抱,遗忘了我们最初的温暖记忆。你有多久没跟家人、孩子、爱人拥抱过了?【详细】

人到中年七个退化 坚持五种训练益寿延年!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也会发生退化,各种慢病也会接踵而来,怎么办?【详细】

夏季养生重养心,常按6穴位除烦消积   五月夏季开始,阳光越来越旺,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伏阴于内,夏季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暑邪侵袭,让自己舒适地度过这个夏天呢?【详细】


相关新闻

新研究:频繁触碰植物会致其生长变慢

植物能听见自己正被吃掉的声音

一种物质可助 植物耐高温

【探秘】植物也有睡眠


精彩图集

初夏要严防心脑血管病!

生命在于运动

心肺耐力强,女性心脏好

太阳镜最好两年一换

闭目养神 养生妙方!

饭后散步有助养生

服药,别忘这几个原则

年轻时心情差,老了爱忘事

抗癌生活做好五件事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国际社会亟须强化合作应对蝗灾

国际社会亟须强化合作应对蝗灾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