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荨麻疹和湿疹如何区分?

2019-07-10 19:19


荨麻疹和湿疹如何区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科副主任  张苍

2019年07月09日10:54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本期节目:权威专家来直播: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和湿疹都是很常见的皮肤病类型,自己在家该如何区分?五个特点定义湿疹,中医教你内因、外因综合判断。

最简单的办法排除荨麻疹

荨麻疹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来得快去的也快。如果皮肤上的包块和瘙痒能在48小时内自行消退,那么可以基本判断为荨麻疹。反之如果症状已经连续出现了两天以上,那么荨麻疹可以大概率排除在外。

五个特点定义湿疹

1、皮损多样化

发生湿疹后出现的皮肤外观损伤表现非常多样化。可以表现为斑疹,即充血的红斑;丘疹,即鼓起来的小疙瘩;水泡,里面有亮晶晶的液体;还有丘疱疹,鼓起来的疙瘩上面有一个小水泡。如果时间发展长了,可能被搔抓出现糜烂,摸上去有液体。如果液体很多,还会结痂。

2、对称性

双侧肢体或躯干部位同时出现的,大多数要考虑是湿疹。

3、瘙痒性

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就是瘙痒,湿疹也不例外。

4、“湿”字特点

“湿”强调湿疹这种疾病有液体的倾向,有糜烂的倾向,有渗出的倾向,即使不糜烂、不渗出,就是在那儿肿胀,我们也可通过思维知道这是皮肤底下水分、液体积聚过多了。

5、反复发作

这是慢性湿疹的特点,即便当年治好,第二年还有可能同一时间同一位置再次发作。

而荨麻疹在皮损方面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风团”。“风”是快速变化的,游走的。不局限于某个部位发作,可能游走出现在腿部、腹部、肩部等全身各个部位,时起时消。“团”描绘的是一种扁平隆起的状态,这两个合在一起是在短时间内出现、短时间内消失一种扁平隆起的皮损,这种皮损就叫“风团”。同时它没有对称性、没有明显的液体渗出倾向。

从中医的外因、内因上考虑,二者有哪些区别?

湿疹发生的外因是潮湿,比如坐卧冷湿之地、淋雨却没有注意及时换衣服都会引起湿疹的表现。湿疹发生的内因是阳气不足,其中最关键的是脾虚。脾主湿,脾虚后不能正常处理水液,这些水液有可能停留在胃肠里,表现为腹胀、拉肚子;有可能停留在外在的皮肤,变成一个个水泡、糜烂、渗出、结痂,形成湿疹的表现。

荨麻疹发生的内外因主要是风。外因为外风,包括温度变化,外界风吹。内因为内风,如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之间某一方面的不足或者某个经络、部位,气、血、津液阻塞,导致人体的气血津液阴阳不能正常运行而出现风象,出现风团。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专家简介

张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专注于中医皮科理论体系构建,研习《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临床关注重慢性荨麻疹,顽固银屑病,大疱性皮肤病及内科常见病疑难病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责编:林成汉、权娟)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湿疹样皮炎的有哪些症状?不同阶段症状不同

湿疹为什么反复发作? 是哪些因素引起的呢?

如何预防婴儿长湿疹?注意避免高温减少刺激

冬季湿疹最爱老人儿童 调理湿疹的常见食疗方

湿疹该如何防治呢?具体注意3个方面

哪些因素会引发荨麻疹 有这些原则

荨麻疹会留疤吗?快试试这些内用疗法

宝妈注意!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精彩图集

老人健身,这些操作要不得

夏季饮食多点“红”

心情抑郁喝理肝汤

近视“治愈系”骗局多

无污染多脂鱼防2型糖尿病

饮柠檬汁有助控血糖

老龄化冲击,该咋优雅老去

水果越甜含糖越高?

夏季健脾祛湿有良方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早筛、早诊、早治可有效降低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和残疾率

早筛、早诊、早治可有效降低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和残疾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