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又有人中暑进ICU!如何预防中暑一定要知道!
又有人中暑进ICU!如何预防中暑一定要知道!
2019年07月09日08:24 来源:南方日报
小暑刚过,就酷暑难耐!6月底,在长安务工的曲先生,突发重度中暑,险些丧失生命,幸好送医抢救及时,避免了悲剧发生。目前,曲先生康复顺利,没有留下任何中暑后遗症。
6月底,在长安一家小型泡沫加工厂上班的曲先生,突然出现昏迷、大汗淋漓、抽搐、呕吐等症,同事赶紧将他送到东莞市长安医院抢救。医院医生接诊后,通过检查发现,曲先生高烧至41℃多、呼吸急促、重度昏迷、全身抽搐呕吐、大小便失禁、多器官功能损害,初步诊断热射病。
东莞市长安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佘德宇介绍:“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再晚几分钟送医,患者可能再也醒不过来!”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第一时间对曲先生实施抢救,用冰帽、冰毯、冰袋、冰盐水灌胃等措施给曲先生降温,再开通静脉补液等,经过一系列抢救,曲先生最终苏醒过来。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目前,曲先生康复顺利,也没有留下任何中暑后遗症。
为什么会中暑?
东莞市长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佘德宇介绍,中暑主要是身体产热和散热失衡,表现为产热过多或者散热困难。
一种是人体产生的热量过多,无法及时将过多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导致体内细胞变性坏死、组织功能损害等,最终引发中暑。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锅炉工人等体力劳动者或马拉松运动者、军训的军人等高强度运动者。
另外一种是人体产生的热量不多,但散热困难,从而引发中暑。如老人、孕妇、小孩等体弱者或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基础病的老人等。
那中暑征兆是什么呢?
佘主任介绍,中暑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暑,其中,重度中暑中有一种叫“热射病”,“热射病”的致死率高达40%—50%。虽然中暑发病突然,但其实有多明显征兆。佘主任强调,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了头晕、浑身大汗、乏力等症状时就要谨慎了,这些都是中暑的征兆。
中暑征兆:头晕、浑身大汗、乏力
轻度中暑:头晕、浑身大汗、乏力、呕吐、低烧38℃
中度中暑:昏迷、浑身大汗、乏力、呕吐、体温>38℃
重度中暑:
1.热痉挛:中度中暑特征外+抽搐
2.热衰竭:抽搐+器官功能不全
3.热射病:多器官功能不全、体温>40℃
出现中暑征兆该怎么办?
佘主任强调,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逐年上升,近期欧洲还出现高温40℃以上的天气。大家一定要提高预防中暑的意识,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中暑征兆时,一定要脱离当前高温环境,注意休息和降温。可以将患者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多饮用凉盐水,以补充盐和水分的丧失,同时,可用湿冷毛巾反复擦拭患者四肢及颈部等处皮肤。如果出现了中度中暑征兆,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耽误治疗时间。因为有基础病的人中暑很可能会诱发其他疾病,引起多器官衰竭等。
(责编:郎?(实习生)、杨迪)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重症中暑,不能马上喝水
ICU重症监护室里的南丁格尔们
175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张霜:用漫画记录ICU工作点滴
室内不通风老人易中暑 一旦中暑应这样急救
7月下旬大丰重症中暑病例突增 医生提醒多补水
黄山市为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定调”
室外长时间作业 南京电焊工四肢痉挛重症中暑
不满4岁自闭儿死于重度中暑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反应
精彩图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