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女人
阿尔兹海默症有多可怕?真不是记性不好这么简单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老年痴呆,其学名就是阿尔茨海默病(AD),它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力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平均每7秒钟,世界上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得此病后,患者的大脑会慢慢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记忆和认知水平的下降,直至缺失。其发病进程可以持续十年到二十年之久,发病初期出现短时记忆的缺失,随着脑区病灶蔓延,渐渐地记忆全失,最后失去自理能力。阿尔兹海默症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前发病。女性发病人数比男性高(男女比例为1∶3)。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3年)
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
第二阶段(2~10年)
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
第三阶段(8~12年)
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目前关于该病的病因不明,有关的假说多达30多种,换句话说我们到现在为止依然不知道导致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具体原因。由于暂不知晓病因和发病机制,该病一直以来都处于无药可治的境地,现在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主要有,胆碱酯酶抑制剂,代表性药物为多奈哌齐;NMDA受体拮抗剂,代表性药物为美金刚;以及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对症治疗以及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但是最终阿尔茨海默病都将发展为第三阶段,也就是重度痴呆阶段,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最终死于各种并发症。
在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上,人类还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能攻克这种疾病,使人类免于阿尔兹海默症带来的病痛。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机场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尹铁伦进行科学性把关。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