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多数被调查北京市民赞成垃圾分类 但尚需时间普及

2019-10-11 16:31


  新京报讯 “垃圾不分类,违法!”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根据《条例》,对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个人可处以50至200元的罚款。继上海之后,北京也在今年8月份正式推广垃圾分类。市民对垃圾分类怎么看?要不要分类?执行过程中有何困难?近日,新京报小记者选择在人流比较密集的永生巷、幸福大街一带,随机进行了采访调查。

  在小记者的调查中,大多数市民表示,支持北京市实施垃圾分类。很大一部分市民清楚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况,另一部分市民认为,分类比较麻烦,很多垃圾不知道要怎么分。也有一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不够重视。

  市民对垃圾分类持支持态度的原因在于,垃圾分类的利益大于弊端。“垃圾如果乱入桶,不仅会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果大家能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降低商品成本,增加大家的生活质量,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很大,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幸福小区菜市场附近一名市民表示。

  不过,执行垃圾分类不是易事。在调查中,小记者发现,目前不少小区的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一些地区只设置了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两类垃圾桶,市民将垃圾随意地扔在里面。

  市民接受小记者采访 新京报小记者 郭佩夷 摄

  此外,由于北京正式推广垃圾分类时间不久,不少市民还不太了解垃圾分类,有些垃圾也不清楚属于什么类别。永生巷4号院附近一名安保人员表示:“如果社区能举行一些垃圾分类讲座或活动,或发放有关垃圾分类的手册,宣传垃圾分类,并告诉大家如何分类,帮助市民实质解决垃圾分类带来的困难,才能较好地推行垃圾分类政策。”

  针对垃圾分类,不少市民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一、要科学、合理摆放垃圾桶的位置,尤其在一些老旧小区内,由于居住环境狭隘、有限,一些垃圾桶的摆放位置,会让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二、具体的垃圾分类,要有详细的明文规定,最好分发到每位市民手中,这样更有助于不上网的老年人具体实施;三、垃圾桶的外观设计,要有醒目的标注或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四、建议以社区为单位,多组织一些保护环境的教育课,讲解垃圾产生的数量以及危害性,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居民实质解决垃圾分类所带来的困难。

(责编:白宇、岳弘彬)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献血22载 完美中国滚滚热血汇成爱河

献血22载 完美中国滚滚热血汇成爱河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