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今年汛期全国平均气温偏高

2019-10-12 15:11


  本报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刘毅)记者从中国气象局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汛期(4—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8.5℃,比常年同期偏高0.7℃,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17.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7%。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介绍,今年汛期,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淮西部及云南大部、海南大部、内蒙古东部和西部、新疆东部等地气温偏高1—2℃。其中,云南、海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山东、河北、天津为第三高,北京、河南、新疆为第四高。

  汛期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1.6天,比常年同期偏多3.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全国508个气象站的连续高温日数达到和超过极端事件阈值,其中94个站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

  张祖强介绍,今年汛期,东北大部、江南中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西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两成至一倍,其中黑龙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其中华北地区南部、黄淮中部、江淮大部、江南北部及云南中南部、新疆中东部等地降水偏少两成至八成,云南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三少,河南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四少。

  汛期全国共有221个站极端日降水量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和黑龙江等地,其中山东临朐(386.7毫米)和昌乐(383.6毫米)、浙江北仑(291.0毫米)等53个站突破历史极值。

  张祖强提醒,进入10月,冷空气活动将逐渐增多、增强,公众需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疾病发生,北方地区要注意预防霜冻造成农作物冻害,南方地区也要警惕寒露风对晚稻的危害,注意做好防御工作。10月西南等地降水依然较多,需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10月雾、霾天气开始增多,高速公路、航运部门要注意天气变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公众需注意防范雾、霾对出行以及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防护措施。10月正值我国森林、草原秋季防火期,各地需加强防范,尤其东北和内蒙古需注意林区用火安全。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10日 18 版)

(责编:牛镛、曹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益路同行为爱发声 女童守护者百城行动启动

益路同行为爱发声 女童守护者百城行动启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