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冬奥重点区域将推进架空线入地
冬奥重点区域将推进架空线入地
记者从北京市架空线入地办了解到,与冬奥会相关的重点区域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成为明年架空线入地的重中之重。
核心区主次干路基本实现架空线入地,完成了137条道路129公里电力、375条道路225公里路灯、20条道路21公里电车馈线、1509条道路372公里通信架空线入地任务,拔除线杆1.3万余根……一组数字展示了近三年来北京市架空线入地取得的工作成果。
对于下一步架空线入地的重点,北京市架空线入地办工程部部长郭夯介绍,明年将主要结合冬奥会,对万寿路、五棵松、玉泉山周边,以及连接中心城区和冬奥会延庆主要场馆的重要通道京藏高速两侧等重点地区实施架空线入地。北京城市副中心计划在三年时间里,将老城地区100公里通信架空线全部入地完毕,并在明年率先入地20公里电力架空线。此外,朝阳区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10个片区以及去往副中心主要联络线的架空线入地。延庆明年将启动冬奥会场馆、驻地周边55公里通信架空线入地工程,力争冬奥会前全部入地完毕。
通信杆、信号杆、路名牌杆、电线杆等等,全部被集合到一根“升级版”母杆上,不仅美化了路面,还让行人、司机的视野更加开阔。郭夯表示,明年,包括东西城在内的核心区将全面试点推广“多杆合一”。目前,雍和宫大街、金融街、中关村西区等地均已经率先启动了试点。“目前,雍和宫大街从北端一直到簋街的‘多杆合一’试点已经完毕,明年计划继续南延至东单,未来将一直延伸到天坛,将崇雍大街打造成北京的一条样板街。”
与“多杆合一”同步启动的,还有电力、路灯箱体“景观化、小型化、隐形化”试点。从今年起,计划用3年时间,围绕核心区重点地区完成779台电力、路灯箱体“三化”治理,将占道箱体移出人行步道,便于行人通行。
“线平杆直”试点也将在明年启动。所谓“线平杆直”,就是通过实施倾斜电杆调直,对核心区背街小巷的跨街电力飞线或减量,或调整弧度。其中,东城区将在200条胡同700余处点位实施“线平杆直”试点;而西城区则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具备条件胡同中的电力架空线先行入地,其余实施“线平杆直”治理。(记者 张楠)
(责编:燕文青(实习生)、孝金波)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