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浙江 小城镇,靓起来
本报杭州11月16日电 (记者江南)在城里头住得好好的,68岁的余保初和老伴不久前决定“挪挪窝”,从浙江建德市区搬回老家寿昌镇。十几年前,夫妻俩费了好大劲才进了城,如今“逆向”而动为哪般?
余保初直言,当年离乡,是感到小城镇环境“既不如村,更不如城”;如今返乡,是“人到寿昌不想走”。
寿昌曾经的尴尬,也是浙江许多小城镇共同的困境。一头连城市、一头连乡村的小城镇,本该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中枢点,却成了“中梗阻”。
“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浙江近年来打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组合拳。在整治过程中,既注重讲功能性,也注重讲文化味,通过为每个镇配备“驻镇规划师”,把绿水青山和乡土人文都融进来。
“决策建议人,项目把关者,施工协调员”,设计师田波这样定位“驻镇规划师”。
经过近两年的“梳洗打扮”,寿昌变化不一般。去年,余保初一回镇里,就眼前一亮:黑臭暗渠变身西湖水街,青石板铺的步行街,白墙黛瓦的沿街房,废弃火车改造成特色旅馆,闲置厂房变身航空主题乐园,连外地游客都来“打卡”。
余保初和老伴按捺不住,琢磨着赶紧搬回来。
像寿昌这样的新版“龙须沟变形记”,近年来已在浙江千余个小城镇陆续上演。截至今年7月底,浙江1191个小城镇全部通过环境综合整治考核验收,累计拆违1.3亿平方米,整治道路6503条,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37191家,新增公园绿地1822万平方米、绿道7747公里。
完成对小城镇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后,浙江又有了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新目标。不只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升级版,更是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现代版,要靠小城镇这个联结节点,上承城市、下带乡村,下好城乡深度融合“一盘棋”。
“美丽城市加美丽乡村,再加上美丽城镇,才是一个完整的美丽浙江。”浙江省主要领导表示。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7日 01 版)
(责编:杨光宇、曹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