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北京:老乡家用了14年的存水缸“退休”了

2019-12-23 05:24


老乡家用了14年的存水缸“退休”了

从每天限时供水到24小时不间断供水,深冬季节,北京延庆老乡李记山家用了14年的存水缸“光荣退休”了。

如今,厨房里、卫生间里,水龙头把手一推,就有汩汩清水冒出。烧水沏杯龙井,水清味甜。“终于能喝上随接随用的自来水了,我们18个村的用水难问题解决了!”李记山竖起大拇哥。

近些年来,吃水难一直困扰着北京延庆镇西辛庄村等周边18个村的6490户、1.8万多人。这18个村位于延庆镇西北方,受水文地质影响,取水先天不足。虽说西辛庄等7个村由延庆镇水厂集中供水,但由于水厂设备老旧,村民们每天早中晚限时取水。而另外的村,则采用自备井供水,水质难以保证且取水不便。

在李记山家中,一个半人多高的大水缸就是生活必备品。“这些年吃水都得靠它。每天得想着按时接水,水流也很细,有时候有事忘了接水,这小半天用水就成了问题。”说起之前用水的难处,李记山连连摇头。为了让村民们用上安全便捷的自来水,北京延庆区相关部门想了很多办法,然而受到水厂设备老旧等影响,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近一年来,用水更加捉襟见肘。“管道泵都把水压不上去了,洗个澡都得提溜着水桶上房,给热水器灌水哩!”村民马秋英感慨。

就地解决水源已行不通,得有源头活水。今年8月以来,北京延庆区委、区政府多次走访调研、研究方案,统筹延庆区水务局移民扶持中心、延庆镇全力解决18个村的用水问题。先在祁付路、北靳路新铺设2.2公里引水管道,连通原有其他管道形成7.2公里的输水线,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缙阳水厂引入市政水,并对老水厂进行升级改造,安装变频、可实时监测水量、分析水质的智能泵站,让汩汩清流24小时流入千家百户。“这套泵站可以实现每天3200立方米自来水的供应,完全满足延庆镇西北片18个村庄的日常用水供应。”北京延庆区水务局移民扶持中心工作人员高锋说。

12月15日,北京西辛庄等7个村都装上了智能水表,自来水供水启动试运行,水龙头一开清水自来,村民们欢欣鼓舞。这些村庄由此成为延庆首批喝上市政水的村庄,同时也是首批农村用水社区化的试点,掀开了延庆农村计量用水的新篇章。“以前农村没有节水意识,浇地都是大水漫灌,水泥和完了水管子就往沟里一杵,太浪费了。现在大家都知道水的珍贵了,而且插卡取水,自己掏钱,浇地、和水泥可不会那么闹了!”李记山说。

元旦前,首批安装了智能水表的11个村实现24小时供水,预计到明年5月,除了目前正在拆迁改造的赵庄村外,其余6个村也将全部实现自来水全天候供应,未来赵庄村回迁后也将加入其中,1.8万人的吃水难问题将彻底解决。(记者 李瑶 通讯员 张宏民)

(责编:赖晨璐(实习生)、申亚欣)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苏涛,测龄青藏高原(自然之子)

苏涛,测龄青藏高原(自然之子)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