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天气预报上线
本报北京电 (记者刘毅)由中国自主研发、全覆盖137个签约国家(地区)的“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城市天气预报服务专网(http://ydyl.cma.gov.cn/),2020年1月1日正式开通上线,公众可登录中国一带一路官网、中国气象局网,实时获取目标城市未来5天天气预报。这标志着中国全球精细化气象预报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进入实质性阶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重要城市天气预报服务专网由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和中国一带一路官网共同研发,服务产品包括未来5天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等要素,逐12小时更新。“这些预报产品特别考虑当地用户的需求、时区和文化差异。”世界气象中心(北京)运行办公室副主任周庆亮介绍,“以往面向国外的预报都按北京时间,公众需要根据时区换算,此次预报和发布均采用当地时间,同时还设置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云图产品、各城市气候背景资料、相关资讯等内容与版块。”上述气象信息服务模块还联机到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网站,全球有需求的用户都可在此定制气象服务产品,沿线工程建设、自然灾害防御和公众出行将获取更有力的预报支持。
“一带一路”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制,克服了沿线经济欠发达地区观测站点稀少、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吸纳了网络开发运维、数值预报、智能网格预报、全球监测预报、卫星遥感等技术力量,依托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城市天气客观预报系统V1.0实时生成。该系统采用国际最新技术路线,基于多源模式采取多统计后处理方法及动态评估集成方法,并且针对全球实况缺误严重问题,自主研发了订正误差时空携带技术,实现对可预报性的最大挖掘,在此基础上经过预报员订正把关,进一步增加了预报的可靠性。
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提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极端天气事件影响评估分析、水文气象预警等。
(责编:杨光宇、曹昆)
上一篇:内地企业赴港觅“走出去”商机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