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无人机喊话、蒙语科普……内蒙古疫情防控有一套
图为张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的中蒙双语宣传条幅。 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委宣传部供图
(抗击新型肺炎)无人机喊话、蒙语科普……内蒙古疫情防控有一套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31日电 题:无人机喊话、蒙语科普、搭建俄蒙信息共享平台 内蒙古疫情防控“有一套”
作者 奥蓝 张玮
“老奶奶别看了,这是咱们村的无人机。你不带口罩就不要乱跑。咱们村这么多人说你都说不过,非得派无人机来飞你。”日前,内蒙古一村委会派无人机喊话老奶奶的小视频在网络走红。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疆,是以蒙古族为主、汉族占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与俄蒙接壤,边境线超4000公里。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疫情也牵动着这里民众的心。1月25日,内蒙古启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截至31日10时,内蒙古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0例,疑似病例1例。31日下午,内蒙古首例肺炎患者出院。
连日来,与全国一样,内蒙古也在众志成城战“疫”,有医疗工作人员驰援武汉、绒纺织厂转行生产口罩、党员自发报名志愿者的众志成城,也有民众在街头免费送口罩、蒙古族姑娘做短视频为武汉加油的暖心之举。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地域特色明显的“内蒙古手段”。
“这个好,我要把这个发在同学群里,又有意思还讲得很好!”这些天来,60岁的蒙古族大爷巴图的微信有些热闹。大家都在互相转发有关疫情的信息。蒙古语的疫情科普小视频、蒙古语好来宝、蒙古语疫情搞笑段子颇受欢迎。巴图大爷告诉中新网记者,虽然没法出门拜年,但大家通过手机也都保持着联系。“因为对疫情都很关注,群里反而比平时还要更热闹。”
图为二连海关工作人员正在为旅客测体温。 二连海关供图
“为了全面提高全民疫情防控意识,我们创作了5个通俗易懂的蒙汉文疫情防控快板书、诗歌等文艺作品,制作了13个蒙汉文的疫情防控知识短视频,目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快手号发布蒙汉双语疫情信息140余条。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牧区贴了数百张宣传提示和标语。”内蒙古草原上居住着不少蒙古族农牧民,不少基层政府都在投身“创作”。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古日和木扎布如是告诉记者。
图为内蒙古基层政府制作的蒙古语科普视频。 奥蓝 摄
在内蒙古,乌兰牧骑队这支特殊的队伍虽不能共同编排歌舞,却各自在家中用“红色文艺轻骑兵“独特的方式录制小视频为防控疫情加油打气。
为积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减少交叉感染,减轻患者恐慌情绪,正确引导患者就医,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式开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线上咨询通道,呼吸科、儿科等12名资深专家作为第一批线上咨询医生,上线回答“新型肺炎专问”。
图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中蒙双语宣传条幅。 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委宣传部供图
“蒙医药学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蒙医药这门民族传统医学能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起到指南性作用。”此前,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副院长、蒙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陈沙娜接受中新网记者独家采访时如是说道。
“如遇疫情,专家组成员必须全力以赴,全力救治、全面防范。”陈沙娜语气中透着坚定。据了解,目前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已组建22人专家团队,已编制完成蒙汉双语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蒙医预防与诊疗方案》。
内蒙古地处内陆,但却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这些天来,在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一切繁忙有序。
“自疫情发现以来,我们第一时间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持续加强口岸疫情防控工作。为提升一线防控能力,医学专业背景工作人员已全员归队。”31日,二连海关副关长李月明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该关与经二连口岸入出蒙古、俄罗斯国境的国际列车主要负责人沟通,已搭建起疫情信息互通共享工作平台,通过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有关公告,提醒补充个人防护及急救用品,国际列车负责人通过提前发布列车及人员有关信息,有助于铁路口岸现场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疫情防控措施。
31日,内蒙古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出院。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孙德俊表示,内蒙古疫情控制在向好发展。(完)
(责编:杨光宇、曹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