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疫情结束,最想去武大看樱花”(一线抗疫群英谱)
程嘉斌奔赴武汉抗疫一线
“您稍等下,我这会正在消毒,大概10分钟,我们每天下班回酒店都要消毒。”男护士程嘉斌匆匆说道。
当时的时间是2月16日上午10时,一个小时前,程嘉斌刚从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下班,这是所专门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定点医院。
“凌晨3点上的班,我们护士组每天4班倒,负责看护50个危重症病人。”作为浙江省宁波市赴湖北医疗队中仅有的几名男护士,程嘉斌和其他女护士一样,每天查房、护理。新冠肺炎传染性强,危重症病房里没有护工,更没有陪护家属,所有病人的基础护理、医疗废弃垃圾处理等工作都需要护士承担,工作量比以往多出好几倍。因为身子骨比女护士强壮些,仅有的几个男护士还主动承担了更多的体力活,包括给病人翻身拍背,搬挪重物等。
这些工作在以往都算不了什么,但“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工作,很耗费体力,6个小时下来,浑身湿透”,程嘉斌说。因为医疗队护士来自10多家医院,有些没有呼吸重症科的陪护经验,都得现场学。前线护士除了耗费体力外,还得克服心理压力。双重压力下,有些刚进危重症病房的护士穿上防护服后,头晕的也有,呕吐的也有,“但这就是工作,大家都在坚持。”
危重症病房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医疗物资只进不出,因为出来的都是受污染的医疗废物。“4个班交接要非常默契,里面缺什么,外边的人准备好,等下一班再带进去。这需要护士非常细心。”程嘉斌说。
除了日常用药、输液,病人的心理抚慰也是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次宁波赴湖北医疗队还专门配备了精神卫生医疗专家和护理人员。但面对老年病患,方言会成为交流障碍。
程嘉斌记得之前有位老太太,每天总会溜出病房,怎么劝都听不明白。后来学了点武汉话,才知道老太太一家三口进了危重症病房,但被安排在了3个房间。老爷子有点老年痴呆症,躺床上不太言语,生活自理能力差。老太太放心不下,所以隔三差五都想过来看老爷子。医院得知情况后,给安排住进了一间病房。
“所以,我们正在努力学习武汉话,为了更好地跟病人聊天。”程嘉斌说,“现在病患间交流已经没啥问题。”今天,程嘉斌还收到了一位70多岁老爷子的感谢信:“老爷子很乐观,非常配合我们,也很尊重我们,我们非常开心。”
程嘉斌已经在武汉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星期。唯一遗憾的是,3周岁的小孩自从大年初一被送回老家后,再也没见过面。
“等疫情结束,最想去武大看樱花。”程嘉斌说。
(责编:岳弘彬)
上一篇:北京:最小患儿治愈出院
下一篇:为基层医务人员减负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