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武汉日记:“绑架”院士的“保洁员”

2020-03-03 17:58


区干部和调研组董院士一行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隔离治疗点调研。人民网记者 刘阳 摄

3月2日。

今天的日记,想跟大家分享一次跟着院士调研却被“绑架”的经历。

门儿清的“保洁员”

前几天,我和同事韩基琛跟随中国医师协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专家组调研。调研组由董家鸿院士带队,其中一站是武汉某区政府。

一大早,我俩先赶到区政府驻地。没人接待,我俩问着路来到了接待室。

接待室不大,一位穿着红色冲锋衣“保洁员”模样的大姐在忙着。我们随便坐下,商量采访计划。

大概是忙完了,大姐也凑过来。

“你们是人民网的记者吧,衣服上有标。特殊时期,就不给你们准备水了,还望理解。”这大姐不光嗓门大,礼数还挺周全。

“谢谢你们来武汉采访,把这里的情况传播出去。现在城里头,见面最多的除了医护人员,就是记者了。”

“这几天又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医疗队,接近4万人的队伍,光住宿就是个大事。听说专家组还带来了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应该能缓解很多压力”。

“不只是医院需要远程医疗系统,社区也需要。疫情防控要是能做到智能网格化管理,社区工作一线的同志工作效率就更高了……”

大姐挺热情,语速也快,不一会儿就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战“疫”中的问题、对策和需求,数据精确、分析精准。

我俩猛然回过味来:这大姐就是我们要等的区干部呀,“难怪对武昌的情况这么了解。”

专业,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用北京话说就是:门儿清!

“绑架”院士

按计划,调研结束专家组将离开,可这位区干部却“缠住”了董家鸿院士。

“董院士,能不能请您和专家组再去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隔离治疗点调研一下,也许更能了解一线对远程医疗的需求。车已经安排好了,您同意,咱这就出发……”

“院士也是战士。不去前线,怎么能知道前线缺什么、需要什么。”董院士当即决定,调研临时增加一站。

“您这是把董院士‘绑架’了呀!”很幸运,我也挤进了同行的车。

“院士是国家的宝。疫情当前,许多院士来武汉一线调研,各区、各部门都想得到院士们最近距离的指导。只要能让董院士得到最需要的信息,能给我们的疫情防控支招儿,怪我‘鲁莽’,也值了!”。区干部说。

抵达调研点,专家组成员迅速实地考察,详细了解需求,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区干部也现场办公,解决了不少困扰他们的难题。

看到真给一线解决了实际问题,董院士说,“就算真被‘绑架’,也值了!”

半天的调研、采访紧凑、高效。告别前,我跟区干部提请,跟拍她一天的工作,却被她拒绝。“我个人没什么突出的。基层一线的工作者更辛苦,把他们报道好,让大家多关心他们。”区干部说。

务实、诚恳的作风,像极了她那身火红的冲锋衣:雷厉风行,冲锋在前。

(责编:马昌、岳弘彬)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快递小哥义务理发人气旺(点赞新时代)

快递小哥义务理发人气旺(点赞新时代)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