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地评线】西安网漫评:高铁时代的“慢火车”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2020-04-12 19:40


【地评线】西安网漫评:高铁时代的“慢火车”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仅需几块钱;乘客多是沿线百姓,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这是一趟往返于泰安和淄博崇山峻岭间的7053次“慢火车”。据媒体报道,4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开始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这趟“慢火车”从之前的车型升级为了空调列车,同时铁路部门将继续开行包括7053次列车在内的81对“慢火车”。

复兴路上风笛扬,新时代里奏凯歌。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交通既是基础也是先导。在铁路密布、高铁飞驰的今天,“慢火车”的开行似乎不符合市场规律,不过透过一则则新闻我们可以看到,全国81对“慢火车”主要分布在21个省市,覆盖湘西、云贵、川北、东北、南疆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经停530个车站,人公里票价不到6分钱。在贫困地区走向富裕的路上,81对“慢火车”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它们不紧不慢地将中心城市和偏远山区连接在了一起,也成为了开到沿线百姓心坎里的复兴号。

高铁时代的“慢火车”承载沿线百姓“大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现如今,如果把一日千里复兴号比作人体的“大动脉”,那么一趟趟平均时速仅三四十公里“慢火车”就是深入末梢的“毛细血管”。这一趟趟高铁时代的“慢火车”对于偏远山区百姓来说,是十分的经济实惠,无论是乘着它走亲访友、上学赶集,还是做点小买卖,都是很好的选择。不得不承认,这一趟趟高铁时代的“慢火车”,圆了沿线百姓的出行梦、求学梦、经商梦、致富梦,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高铁时代的“慢火车”架起山区发展“黄金桥”。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重要目标。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一趟趟高铁时代的“慢火车”承载着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比如说,乘着它人们可以把山里的水果、蔬菜、家禽等土特产运到山外售卖,换来日常生活物品和现金,而那些乘着它出去打工的人,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可以将城市先进的经营理念、创新精神和发展思路带回家乡,推动山区村镇发展的步伐。换而言之,一趟趟高铁时代的“慢火车”,就犹如一条条隐形的桥梁,让山区群众可以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奋斗、共同圆梦。

高铁时代的“慢火车”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符合实际,人民群众才会买账。一趟趟高铁时代的“慢火车”不是风驰电掣地将旅客运往遥远的他乡,而是将方圆百里、上百个村庄如念珠般串起来,不仅保障了沿线百姓最基本的出行需求,还为贫困群众带来了商机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更载着大家走上了致富的“高速路”“快车道”。事实上,一趟趟高铁时代的“慢火车”不仅体现了党的惠民政策的务实贴心,也让脱贫攻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还为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提供了重要支撑,更向全国人民传递出了“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坚定信念。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铁路部门在高铁时代持续开行81对“慢火车”,是在用实际行动彰显“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初心,而那一趟趟高铁时代的“慢火车”就像是开在偏远山区的复兴号,也跑出了脱贫攻坚的“加速度”。眼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只剩下不到9个月时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合力攻坚、顽强作战,就一定能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王玉星)

(责编:李枫、岳弘彬)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国际锐评丨蓬佩奥炮制涉疆谎言只会打疼自己的脸

国际锐评丨蓬佩奥炮制涉疆谎言只会打疼自己的脸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