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脱贫桥”背后的故事

2020-04-29 15:11


  在老百姓的欢呼声中,一座桥建成通车了。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安康白河县宋家镇焦赞村的乡亲称之为“连心桥”“脱贫桥”。焦赞村位于大巴山深处,由于交通不便、耕地多为山坡散地,属于深度贫困村。该村贫困致富项目——羊肚菌种植园,处于冷水河环绕的山坡孤岛里,村民进园生产和销售、出行、上学,都只能靠搭建简易木板通行。陕西建工控股集团实地考察后,投资110万元,修起了这座桥。

  说起来,桥的背后,还有个故事。

  去年5月中旬,根据统一安排,陕建集团的“驻村联户”扶贫点从延安子长县张家庄村调整到安康白河县焦赞村时,集团收到了一份摁着281个红手印的“挽留书”:乡亲们不让走!

  “挽留书”背后是张家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路修了,路灯亮了,广场建了,藜麦产业起步了,年轻人学习技能就业了,更重要的是大伙的心齐了,干劲更足了。人均收入从2012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2018年6800元,实现脱贫“摘帽”。

  乡亲们的满意,就是扶贫者的荣誉。那么,到了新村子,怎么能让这份荣誉延续?于是,有了这座桥。

  当然,不光一座桥。结合安康生态功能定位,投资3亿元建设绿色节能的新型材料工业园,目前已投入1.8亿元,一期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5亿元,带动就业300人以上。以陕建职大、陕建技师学院为教育培训基地,打造贫困劳动力+劳务队+培训+劳务公司的劳务产业扶贫链,依此带动更多的安康籍劳动力走出来。目前陕建已使用安康籍务工人员15288人,带动建档立卡人员595人。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9日 07 版)

(责编:曹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云”上的两会更安全更高效(会内会外)

“云”上的两会更安全更高效(会内会外)



返回首页